近日,關於電影《星際穿越》即將重映的消息席捲網絡。《星際穿越》國內版定檔8月2日。該片是2014年由諾蘭執導的科幻電影鉅製。影片全長169分鐘,講述了一個漫長、悲涼又充滿愛和溫暖的故事。更加神奇的是,這部電影第一次在視覺上呈現了黑洞的視覺效果,被評爲近百年最好科幻片之一。如今再度重映,也是萬衆期待。

劇照

而前不久,由國內作家劉慈欣編寫的科幻鉅作《三體》即將立項換導演的消息也傳得沸沸揚揚。作爲一個憑藉一己之力把國內科幻水平拉到國際先進行列的奇人,劉慈欣和其《三體》代表了業內頂尖水平,無數國內國際一線人物都等着它能夠上映的一天。但是,很多反對的聲音也應聲而起,很多人說,《三體》是不可能拍出來的。對於這件事,筆者也是持這種意見,爲什麼說《三體》不可能拍出來?你看看諾蘭的《星際穿越》就會知道。

劇照

看過《星際穿越》的都知道,這是一個冗長到跨越時間和親情的故事。電影中,庫伯爲了人類的未來,和布蘭德博士一起去尋找適宜的星球。完成當年“先遣隊”沒有完成的任務。在第一個有希望的星球,因爲距離黑洞太近,導致他們耽誤了一個小時,而由於時間流速的改變,他們其實已經度過了人類23年的時間。

誰能知道布蘭德和貓女是一個演員

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裏,人類生存環境惡化、庫伯博士的兒子畢業結婚生子又喪子,女兒也長大成人,安葬外公,繼承父親遺志。作爲劇情中第一段感人的橋段,讓無數人爲之揪心。

劇照

但是在《三體》中,也有類似的橋段。三體終章中,女主程心終於在自己的星星上得到了雲天明的消息,對方說要送她一份大禮物。迫切的心情讓她失去冷靜頭腦,開着飛船進入了光幕的黑域裏。在該星球近地軌道以極低的光速環繞飛行了好久以後才逃了出來。但是在這個星球上,已經過去了一千八百萬年,她心儀的雲天明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在歷經波折下,他們找到了留下石刻的崖壁,但已經辨認不出上面的字體。這樣宏大的場面,小說創作可以一筆帶過,影視化創作勢必無法直接拍攝出來。

劇照

此外,《星際穿越》中,有着許多物理學概念。比如“球形的蟲洞”“第一次展現的黑洞”“荒蕪的星球和末日的地球”。僅僅爲了一個黑洞的鏡頭,他們用全球最頂尖的物理團隊研究了好久纔出來,之後還將成果發表論文。而劇中的宇航服、玉米、沙塵暴、飛行器、機器人、冬眠倉等設備,也都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打磨出來,等到呈現在熒幕上的時候,全世界都爲之驚歎。

劇照

而這樣的構想,《三體》中有上百個。這就註定了《三體》這樣的鴻篇鉅製,無法得到最大程度還原的影視化。《星際穿越》是一部融合了愛和希望的電影。從頭至尾都是圍繞幾個人的親情愛情故事。而《三體》是一個冷冰冰的人類發展史,雖然有一些關鍵人物,但他們大部分都是爲劇情服務的工具人,因爲劉慈欣的構想太過宏達,距離是以光年爲單位,時間是以文明的更迭作度量,這樣的角度,到咱們只會撓頭無法量化。所以纔會說,哪怕你能拍出來十部《星際穿越》,也無法打磨出一部《三體》。太難了!

劇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