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三伏天

從7.16入伏,8.24出伏

在這夏季最炎熱的時間裏

許多人都會神思倦怠,不思飲食

除了空調、冷飲

我們還有更健康的度夏方法嗎?

掃除暑熱,夏季宜喝粥

三伏,是夏季最炎熱的時候,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出汗多容易損失水分,在中醫的觀念裏,就是容易傷津耗氣,想要生津益氣,從飲食入手是最容易的方法。

夏天的飲食應該以清淡、容易消化、富含水分爲主,粥就是符合這些要求的食物。

一方面,粥有溫、軟、淡、香的特點,便於消化吸收,還能開胃解膩,幫助我們更好的喫別的食物,保證營養;

另一方面,粥是含水量較大的主食,可以幫助補充身體需要的水分,讓身體中的津液不至於過分損耗。

夏季不僅容易傷津耗氣,溼氣也很傷人,米粥可以通過搭配其他食材,達到滋補身體、預防疾病的功用。可以說,夏季多喝粥,好處多多。煮粥加一物,好處加一倍

喝粥,特別是夏季喝粥,可以搭配一些健康食材,起到清涼解暑、健脾祛溼、滋陰補虛等等保健效果。

1、加荷葉:清涼解暑

荷葉味道微苦,有解暑化溼、涼血止血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荷葉中含有的荷葉鹼、蓮鹼等成分,有一定潤腸通便、降脂、降壓的作用。

夏季適當食用荷葉粥,能夠緩解夏季暑熱導致的頭昏、倦怠、噁心、胃口差等等不適症狀。

荷葉粥

材料:新鮮荷葉1張,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荷葉洗淨切碎備用,粳米加水煮粥,粥熟後加適量冰糖攪勻,撒上荷葉碎,待粥變爲淡綠色撈出荷葉,攪勻即可食用。

荷葉寒涼,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合食用荷葉粥。

2、加鴨肉:滋陰補虛

鴨肉性微涼,能滋陰、清虛熱、利水,是很適合夏季喫的肉類。

鴨肉與米煮成粥,消暑滋陰、健脾化溼、補益虛損,非常適合夏季感覺倦怠,易上火的人食用。

鴨肉粥

材料:鴨肉250克,大米100克,黃酒少許,鹽少許,清水適量,蔥薑末適量。

做法:鴨肉焯水去骨去皮,刀切或手撕成絲備用,大米加水入鍋熬粥,水開後加入鴨肉、黃酒,粥熟後加入鹽、蔥薑末調味後即可食用。

3、加薏米:健脾祛溼

夏季除了祛暑滋陰,祛溼也很重要!薏米性涼,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解毒的作用。

用薏米煮粥,不僅能健脾祛溼,也能解暑清熱,如果加入適量的赤小豆,效果更佳。

赤小豆薏米粥

材料:粳米100克、赤小豆200克、薏米200克,冰糖適量。

做法:薏米和赤小豆在前一天晚上泡好備用,粳米加水煮開,加入薏米、赤小豆煮1小時至軟爛,拌入冰糖即可食用。

薏米性涼,有經常手腳冰涼,消化道不適症狀的寒溼體質的人,要注意將生薏米炒至微黃,去除寒性後再喫。夏季喝粥要注意這些

夏季喝粥雖好,但也要注意一些飲食上的禁忌,才能更好的享受健康。

粥雖好但別頓頓喝

適當喝粥確實有益,但是三餐都以粥爲主食,甚至只喝粥是不利於健康的。粥屬於流食,很難持久的供應能量,因此會有“不頂飽”的感覺,長期只喝粥,會因能量和營養攝入不足而營養不良。

糖尿病人喝粥要適量

粥有易於吸收的特點,因此容易導致血糖迅速升高,造成血糖波動較大,糖尿病人喝粥一定要適量,一小碗即可。

胃不好的人要少喝

喝粥其實不養胃,因爲粥不用慢慢咀嚼,唾液中幫助消化的物質往往不能充分混合,可能加重胃的負擔;水含量偏高的粥在進入胃裏後,會起到稀釋胃酸的作用,因此胃病患者不宜老喝粥。

別貪涼喝冰粥

粥冰鎮之後會變得更加寒涼,容易刺激腸胃引起不適,虛寒體質的人喝了以後,也不利於健康。

夏季3款養生粥

解暑、祛溼、補虛

你都學會了嗎?

記得給小薇點贊+關注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朋友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