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社會的逐步發展,在富人和窮人之間產生較大的嫌隙。特別是在中產階層和富豪之間有明顯的斷層,基本上中產階層的財富是依託富豪而產生的價值。但是,當市場缺錢的時候,資本市場就會出現斷層,導致財富的縮水,進一步富人的數量在逐步地減少,貧困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事實上,根據瑞銀和普華永道聯合發佈的“2019年億萬富翁報告”,在過去的15年當中,億萬富翁所持有的企業營收相比較於市場,億萬富豪的增收是市場的2倍。此外,在截至2018年底的5年裏,億萬富翁的財富增長超過三分之一(34.5%),達到8.5萬億美元,比5年前增加了2.2萬億美元。

近幾年,由於貿易摩擦、美元走強和金融市場動盪等一系列原因,2018年年中,全球億萬富翁的財富下降了近4.3%。隨着世界富豪財富縮水,這場“富豪大衰退”在中國的大地上自然也少不了。主要的原因是 ,受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和利率上升的影響,到2018年,亞太地區財富總額減少2176億美元,億萬富翁人數減少7.4%至754人。

前段時間,據《經濟觀察報》報道,截至2018年底,大中華區共有198萬戶富裕家庭,資產數千萬。不過,與去年相比,這一數字減少了近3萬人。對於財富的縮水在近幾年似乎成爲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或許冥冥之中就應該把賺來的財富多多回饋到社會中一樣,來均衡富有和貧窮的落差。

在國內大多數的富豪基本上聚集在北上廣深等較爲知名的一線城市,這些一線城市不僅僅物價高而且在生活水準上也比較的優越,特別是醫療這塊能得到較好的救治。基於這些因素,一線城市就成爲了這些富豪首選的地方。根據數據顯示,去年北京的家庭比18年減少了6000戶,而且還在下降。其中,淨資產1億元以上的家庭減少5%,達到1000戶左右。

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首先,隨着中國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國內的經濟局勢也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就催生了很多年輕人去創業,並且依靠中國穩定的貿易環境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有很多幸運兒賺得盆滿鉢滿實現了財務自由。但是,近幾年我國的信貸在不斷的縮減。然而,我國的整體財富卻是上升的趨勢,就到導致信貸少原有的負債依然存在,而且每年負債率也在逐步的增加。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家庭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8%,但2017年高達49%。

隨着人們積極提高槓杆率,資產價格上漲,富人的數量自然會增加。然而,槓桿需要成本。當經濟增長放緩時,槓桿效應可能不足以彌補成本。當出現這樣事情的時候也就會導致加速貧窮化,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切切實實發生的事情。

那麼,這些富豪都幹什麼去了?

事實上,根據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的房地產投機成本約爲8%。,一旦年價格漲幅低於8%,投機者將面臨虧損。換句話來說當房地產行業供大於求的時候,那麼這些投機者自然而然就會面臨虧損的局面,進而導致自己財富縮水的出現。雖然在過去的時候有很多的炒房者,在我國還在發展階段的時候投機賺到了很多的財富。但是,如今國家政策是“買方爲住不爲炒”的理念,在加上國家隊房地產調控也讓很多的房產價格降了下來。以至於現在有很多套房的業主,也開始賣房回籠自己的財富。但是,這樣的現象卻是真實的反應出來居民持有成本實實在在的高於了社會價值的增長。

槓桿需要成本,這也反映在房地產市場上。除了樓市,這種效應在理財產品上也表現得很明顯。近兩年來,債券“爆雷”事件頻頻發生,股市也是如此。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問題都發生在金融業,這也是許多富人積累財富的地方。

那麼,富人慢慢變窮的事情能否有所改觀?

事實上,在在很多的國家都會發展的事情。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看能不能用印鈔的方式來解決這樣的問題,畢竟國家的力量的是強大的而且解決起來效率也比較的高!但是,這個方法是不可行的,如果強制這麼做的話就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產生,給整個國家的經濟造成嚴重的損傷。

過度印鈔會導致紙幣持續貶值,加劇通脹,增加企業經營難度,進一步降低企業和銀行的誠信度。

因此,在經濟增長低迷的情況下,央行過度印鈔只會加速信貸收縮,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成爲問題的主要來源之一。每一個發展中國家都會隨着發展而迎來“中等收入陷阱”,這將導致國內富人變“窮”,窮人變窮!就像委內瑞拉、阿根廷和其他國家一樣,他們長期被困其中。

所以,只有依靠現有的資源和能力來慢慢地讓自己變得很富有。唯有,勤奮和刻苦是不會被辜負的,好好對待生活。只要國家繁榮富強,成爲富人的那一天不會很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