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國游泳功勳徐國義:爲熱愛燃燒 因奉獻無悔

  (資料圖)

  "游泳幾乎佔了我生命的全部,我喜歡這個事業,這輩子是離不開泳池了。"

  "只要讓我在泳池邊多留一天,我就賺了一天……我寧願開心地倒在泳池邊,也不願意躺在病牀上,看着天花板、數着時鐘一分一秒,鬱悶等死。"

  "爲中國游泳奉獻,就是我的本職工作,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也是心甘情願的。"

  中國游泳功勳教練徐國義的人生即燃燒,他爲熱愛而燃燒,他因奉獻而無悔。

  "國義把游泳印在了生命裏,刻在了血脈裏"

  徐國義好鑽研、敢創新,執教26年來以工匠精神錘鍊游泳技術,點亮通往最高領獎臺的路途。他謙遜低調,以"學高爲師,身正爲範"的信條嚴於律己,是隊員們眼中有夢想、有激情而又十分嚴厲的教練,也是正直、善良的"徐爸爸"。他培養了奧運冠軍葉詩文、中國男子仰泳首個世界冠軍徐嘉餘,以及陳慧佳、李朱濠、朱夢惠、柳雅欣等衆多游泳名將。不忘初心、執著追求、無私奉獻是他的生命底色,牢記使命、爲國爭光是他的生命最強音。

  "國義把游泳印在了生命裏,刻在了血脈裏。"徐國義的妻子、同爲國家游泳隊教練的樓霞如是說。在徐國義的好兄弟、國家游泳隊教練王愛民看來:"國義的工作狀態是沒有邊界、沒有時空限制的。一天24小時他都處在工作的狀態,時時刻刻都在思考訓練、鑽研技術。"王愛民的眼中,徐國義是個善良、謙遜低調、大氣、講義氣、做事認真又細心,非常睿智和充滿正能量的人。他對游泳事業執著、熱愛,對朋友真摯,身邊的人都深受感染。"國義爲熱愛的事業奮鬥了一輩子,是他的情懷和執着以及高尚的人格支撐了他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圈裏人說到國義時,每個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情懷,彰顯了對黨和國家的忠誠。"

  浙江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鄭瑤心情沉重地惋惜道:"徐國義的去世是我國和我省游泳事業的重大損失。徐國義有着遠大的理想,始終保持永攀高峯的精氣神。他視游泳事業爲生命,喜歡潛心鑽研訓練,在研究技術方面特別癡迷,走在了行業最前沿。徐國義的身上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他詮釋了作爲優秀教練的高尚情懷。他說過自己不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但他是一個好教練、好老師,一生潛心鑽研、忘我工作,爲國家游泳事業心甘情願地奉獻一生、奮鬥一生。"

  徐國義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凡的成就,爲中國游泳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立下了不朽豐碑。中國游泳協會主席周繼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中國游泳最需要他的時候,徐國義教練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們懷念他的最好方式,是學習榜樣、繼承遺志。徐國義教練的優良品質,使他成爲我們學習的榜樣--他是執着追求的榜樣,始終把爲國爭光視做自己最高的人生理想,以紮紮實實的工匠精神,一輩子只爲做好游泳這一件事;他又是無私奉獻的榜樣,以忘我的精神不懈奮鬥,爲了'國之大義'甘願自我犧牲,爲中國游泳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還是科學求實的榜樣,他帶的運動員,不但成材率高,而且在世界大賽上取得好成績的成功率也高,這是科學訓練、求真務實、因材施教的結果。"周繼紅期望中國游泳界能夠將徐國義的優秀品質與精神繼承發揚下去:"徐國義教練的未竟事業,我們必須繼承下來、替他完成。現在,中國游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他的那種品質和精神,需要像他那樣高尚、像他那樣奮鬥,需要像他那樣的視野和境界。同樣,現在的中國游泳也比以往時候更需要以優異的成績、嚴明的紀律、良好的作風去完成他的遺願和未竟的事業。我相信在他的榜樣感召下、在他的精神激勵下,中國游泳運動一定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感覺我還可以,我又回來了"

  1970年徐國義出生在浙江寧波,12歲時進入浙江省隊,成爲一名專業游泳運動員。以混合泳爲主項的徐國義曾獲得全國第三名。那時中國游泳的整體水平還比較低,他還遊不過國外的女運動員。如今中國游泳已經躋身世界一流行列,堅持技術優先的徐國義摸索出了世界領先的游泳技術。他帶領葉詩文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斬獲女子200米和400米個人混合泳兩枚金牌,並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

  然而就在2015年底備戰里約奧運會的關鍵時刻,正在昆明帶隊員進行高原訓練的徐國義因爲出現頭暈、噁心等症狀去醫院就診,那時大家還以爲他只是普通的感冒。一張腦部核磁檢查片子打破了生活的寧靜。徐國義默默回到北京接受了開顱手術,多發性的腦部腫瘤讓他的病情達到了4級。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樓霞回憶起曾經的種種,幾度哽咽:"第一次手術完清醒後他第一句話就問,'隊員在昆明是誰在帶啊?他們的身體情況、訓練情況怎麼樣?如果不行訓練要調整一下。'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隊員們,根本沒有在乎自己的病情。"

  那時徐國義和樓霞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因爲根據以往的病例,像徐國義這種情況的病人一般的生存期最多隻有一年半到兩年。最讓徐國義放心不下的還是運動員們,他們對於徐國義和樓霞來說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徐國義帶他們訓練,更教他們做人,他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成長成才、不負青春。"他們選擇了我,我就要有擔當,要對他們負責。我是用情在帶他們,他們比以前更自律、懂事,更能接受艱苦的訓練。我也會嚴格要求他們要自律、要積極向上,爲自己在美好的年華里留下最美好的記憶。希望他們都能不負青春!"

  徐國義操心着孩子們的一切,卻不要孩子們爲他擔心。病情有多嚴重,情況有多危急,孩子們瞭解得少之又少,他不想影響他們的備戰。要強的他也不希望孩子們看到他病重軟弱的樣子。手術前後孩子們提出的探望要求,都被他拒絕了。孩子們在病牀旁掛上了加油打氣的標語,也都在他的要求下摘掉了,因爲他怕看到這些標語會傷心落淚。

  2015年12月底做完手術,轉年的4月初徐國義就飛到廣州,看孩子們的奧運會預選賽。不到5個月的時間,徐國義便回到了訓練一線。一切又回到以往的節奏,只是他的頭上多了一頂擋住傷疤的棒球帽。當他再一次走進游泳館時,他感慨着:"我感覺我還可以,我又回來了。"儘管堅守訓練一線對於徐國義來說是精力與心力的雙重挑戰,但他說訓練場上的教練員一定要有激情。他認定的就要以身作則做到,"訓練中教練員要有氣場、有氣勢,就是喊個'預備起'都要用洪亮的聲音,進了訓練場,我就要精神抖擻、滿腔熱血引導他們往前走。"泳池邊徐國義洪亮的聲音,他在陸上給隊員們講解技術時豐富的肢體動作,都印刻在了王愛民和同事們的腦海中。

  樓霞形容徐國義一進入游泳館就像脫繮的野馬,沒人能夠管得住。"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他的身體健康。他唯一的愛好就是游泳,只要在他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他幹一天我陪他一天。"就這樣,樓霞一如既往默默支持着徐國義的事業,只是"日常工作"多了一項每天監督徐國義按時喫藥,因爲他自己總忘。樓霞自己的身體也不好,曾經在2010年做過房顫射頻消融手術,但爲了支持徐國義的事業,她個人的事情全部自己來做,徐國義生活中的事事無鉅細也都由她一手操辦,她不想讓徐國義爲生活的瑣碎分心,要讓他專注在訓練、比賽中。在樓霞悉心的照顧下,徐國義一天比一天恢復得好,這也讓他有了奔赴里約奧運會賽場的念頭。

  從杭州飛到里約需要輾轉多地,一路上要奔波30多個小時,再加上時差,徐嘉餘這樣的大小夥子都喫不消。而徐國義毅然前往,他要在現場爲孩子們加油打氣。最終里約奧運會上徐國義執教的7名隊員全部遊進決賽,徐嘉餘在100米仰泳決賽中以0.34秒的微弱劣勢摘得銀牌,實現了中國男子仰泳在奧運會上獎牌"零的突破"。對此,徐國義在欣喜的同時也深感遺憾,他總想如果自己沒有生病耽誤訓練,也許結果會不同。

  徐國義沒有讓遺憾延續。2017年布達佩斯世錦賽上,徐嘉餘成功摘得100米仰泳金牌,成爲中國男子仰泳首個世界冠軍,爲中國游泳書寫了新的華麗篇章。當徐嘉餘把金牌掛在徐國義脖子上時,徐國義和弟子緊緊相擁,笑得燦爛。

  "他希望在大家面前永遠是堅強、積極、健康的形象"

  徐嘉餘曾和徐國義說要一起比到2022年杭州亞運會,同事們也都還想着要與徐國義繼續在東京奧運會上並肩戰鬥,就當大家都認爲徐國義能夠康復時,2019年光州世錦賽前夕,徐國義因病情復發再次入院治療。"世錦賽前在美國外訓時他就表現出來一些症狀,但並不明顯,回到北京複查發現腫瘤復發,7月初住院進行了微創手術。"樓霞回憶說,"這次手術對他的記憶力有些影響。當時手術醒來時他衝着我說,'你200米一定要達標。'他把我當成了隊員,我當時都聽傻了,愣在那裏。他變得健忘,但唯獨記住的還是游泳。"對於這一切,備戰世錦賽的孩子們依舊"一無所知"。"我們都是瞞着隊員的,怕影響他們世錦賽的發揮,就只是跟他們說去治療一下,治好了就回去了。"

  光州世錦賽如期開幕。病房裏的徐國義雖然身體狀況欠佳,但心繫賽場上弟子們的他每天都追着看電視上的賽事直播。樓霞說那時候徐國義躺在病牀上看比賽看得起勁,"他看小葉(葉詩文)、甲魚(徐嘉餘)的每一場比賽,預賽看完就發信息跟他們溝通,鼓勵他們。他一直都不放心他們。"在這屆比賽上,葉詩文以兩枚銀牌宣告自己的迴歸,徐嘉餘則是蟬聯了100米仰泳的冠軍。徐嘉餘一直保留着與徐國義的完整微信聊天記錄,他會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默默翻看恩師的教誨。他告訴記者:"100米仰泳奪冠後徐導回我語音說遊得還可以。我們的目標不在這裏,在東京奧運會。回去要好好喫飯,好好休息,要去牽拉,把接下來的比賽比好。這些我都記得。"

  這次微創手術後兩個月,徐國義再次創造了"奇蹟",在樓霞的攙扶下回到了他心心念唸的泳池。然而這次迴歸讓身邊的人心疼不已。"那時候他的狀況已經非常不好了,但他還是堅持每天去游泳館。我能感受到他身體不舒服,走路已經有點不穩了,但他還是堅持給我們講技術,做示範時他挺疲憊的,他還是儘量把動作做到極致。只有他把動作做得更完整更到位,我們才能理解得更透徹。我們都挺心疼的。"葉詩文回憶道:"他生病了也不休息,堅持帶我們。他覺得自己生病是小事。他總是說不想要虛度每一天,他永遠覺得時間不夠用,他很想抓住每一天的訓練。他每天帶我們訓練的點點滴滴都是最讓我感動的。只要他在游泳池邊,就能更加激勵我們訓練,我們也更有動力,看到他帶訓練就會覺得心裏非常有底,非常想要練好。"樓霞還是那個最懂他的人:"他是個很要強的人,特別不想把最軟弱的一面展現在大家面前,他希望在大家面前永遠是堅強、積極、健康的形象。"

  結束訓練課回到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公寓,徐國義還找到負責徐嘉餘、葉詩文等隊員日常體能訓練的體能外教扎克,交流隊員們近期的體能訓練情況,探討如何爲他們制訂更具針對性的體能訓練計劃。徐國義的敬業精神給扎克留下了深刻印象:"徐導在生病後依舊活躍在訓練一線,我看到了他對於幫助運動員和隊伍實現目標的決心。他是勇敢的、無私的、充滿情懷的。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看到他與隊員們如此親密的關係,我想這也是他成功的關鍵因素。徐導對他的隊員還有身邊的同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隊裏的每個人不僅因爲他的學識與成就尊重敬仰他,同時也會像家人一樣關心他。徐導知道如何幫助運動員發揮出最大潛能,助力他們成爲頂尖選手。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爲像他一樣優秀的教練員。"

  隨後不久,徐國義病情嚴重再次入院,去年11月初他進行了第二次開顱手術。術後他的病情每況愈下,但他依舊惦念着孩子們,每晚他都要與樓霞視頻通話瞭解訓練計劃的執行情況。當時的情景樓霞記憶猶新:"那時候他已經不太願意講話了,基本上都是我在說。一說到隊員、說到訓練,他就眼睛發光,感覺整個人都豎起來一樣。我跟他說徐嘉餘、葉詩文都挺好的,徐嘉餘的隊內測驗成績也很好,他就很高興地點點頭。"

  "我願意傾我所有,陪着你帶領游泳隊員們勁遊"

  2020年7月19日,徐國義的生命在50歲畫下了休止符。儘管身邊的人一直親歷了他病情的不斷惡化,但是沒有人願意看到這一天的到來,多希望他的強大信念、他的永不放棄能夠繼續創造奇蹟。樓霞選了一張徐國義笑得最燦爛的照片作遺像,因爲她知道徐國義要把最堅強、最積極向上、最美好的一面留給大家。失去至親的傷痛需要時間來慢慢撫平。樓霞寫下了《我多想陪你更久》的詩作,以款款深情寄託哀思--"我願意傾我所有,陪着你帶領游泳隊員們勁遊,我理解你一生只獻身給游泳一件事,沒要孩子的我們把隊員當自己的孩子……"

  前些天,徐嘉餘自己一個人又重溫了一遍徐國義參加錄製的那期《朗讀者》節目,他說:"我想再看看他,聽聽他說話。徐導的話我都記得,也都會努力去做。徐導安心,您對學生的期望學生清楚記得,光州蟬聯時您在病榻上對我講,這不算什麼,東京纔是你的舞臺。徐導走好,待明年盛夏,帶金牌回家看您!感恩戴德永不忘!"勝利時的相擁慶賀、失利時的溫柔安慰,徐爸爸的嚴厲與寵愛,浸潤着葉詩文的思念。"您教導我長大,帶我走上最高領獎臺,陪伴我人生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也是您教會了我們強大、專注、永不放棄。在您的培養下,我們都成爲更優秀的人。"葉詩文說:"他無私地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泳池,奉獻給了我們。他是正直、自信、陽光,有夢想、有激情的徐爸爸。他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而他高尚的品格也將繼續鞭策我們前行。"

  在徐國義極少更新的個人微博下,泳迷們留下了深深的敬意與祝願。"偉大的徐教練一路走好。""您和愛徒們都很優秀,您辛苦了。""感謝您爲運動員們的付出和幫助,在天堂安好。""徐導一路走好,您會變成天上的星星,指引着您心愛的弟子們。""有些人走了,但他還活着--致敬偉大的教練,感謝您對浙江游泳隊,乃至中國游泳隊作出的貢獻。"(鹿麟攝)

  (中國體育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