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暗香盈袖xti2zp

6月26日,第二生命形態學語文腦中的《千瘡百孔》一課在世紀環球2017室講解,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啓發。

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到樹林中尋找樹洞,並進行描述,相當於將作文的課堂搬到了大自然中,體現了“第二生命形態學”種植智慧於遊戲之中”的培育理念。

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老師給出的模塊式描述語構。例如:“我們拿着小樹枝量了量梨樹軀幹上的洞,這些樹洞深淺不一,我拿了一段長6釐米的小樹枝伸進洞裏探了探,第一個洞把小樹枝沒過了一半,這麼說來,它的深度應該在3釐米左右吧!”

這樣的描述語構,採取先總寫後分寫的方式,蘊含着邏輯思維的順序性、遞進性,有利於培養孩子思維的連續性和完整性。而描述的每一個對象,都建立在詳細觀察的基礎上,每句話都能與客觀事物一一對應,很符合孩子先直觀呈現、再抽象標識的認知規律,使孩子用語言描述生活、用語言描述動作、用語言描述事物變得簡單、輕鬆。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描述語構,注重通過連詞的鏈接來表達語意,正如數學中的公式,讓語言描述有框架可依,簡練而明確,完整而嚴謹。學會了這種的描述方法,孩子長大後何愁不會作文呢?!

第二生命形態學語文腦主要面向的是兩歲半到小學三年級的兒童,這正是孩子語言與使用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及時教育,就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好的發展;反之,如果錯過這個時機,學習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終生難以彌補。

讓我們抓住最佳培育期及時對孩子進行培育,陪伴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吧!

作者簡介:魏建華 男 山東高密人 現供職於濰坊樂智苑兒童心智培育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