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一大早,位於汶川縣威州鎮芤山村的果園裏開始熱鬧起來,當地果農提着果籃三五結隊到青脆李果園開始一天的採摘勞作。“今年李子產量比往年提高了20%,靠家裏人都來不及採摘了,今天特地邀請了親戚朋友來幫忙。”陳禮峯告訴記者,目前已經有外地水果商販來他家收購青脆李。

威州鎮芤山村位於岷江河谷西岸,平均海拔高度1400米,因盛產水果遠近聞名,也是汶川青脆李最早上市的地區之一。因其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嫺熟的種植技術,產出的青脆李果大、香脆、味甜,深受各地消費者的青睞。

“以前種玉米、蔬菜沒有多少收入,現在我們主要種植水果,收入比以前高了,生活也比以前好了。”陳禮峯說道,僅今年他家1.5畝的青脆李可以實現上萬斤的產量,收益可達3萬餘元。

在陳禮峯家門口的院壩中,選果、包裝、稱重、裝車,青脆李收購有條不紊的進行着,陳禮峯家的青脆李之所以如此好,是因爲他採用種養結合有機循環的生態模式。陳禮峯將自己的豬舍建在果園旁,通過果園裏的樹葉、雜草等餵養生豬,再利用生豬排出的糞便施肥果樹,讓種植的李子品質年年保持最佳。除了青脆李,陳禮峯家還種植了2畝甜櫻桃,1.4畝紅脆李,年收入可達10萬餘元。

“下一步要繼續加強田間管理培訓,提高脆李的品質和口感,爭取賣個好價錢,把生活搞得更富裕。”陳禮峯說,如今種植水果不僅是他家經濟的主要來源,更是他發家致富的動力所在。接下來,他還將針對水果種植進行提質增效,保障收入逐年攀高。

“汶川的青脆李口感好,今年已經收了幾萬斤了,運輸到成都,銷路很好。”成都水果商販方濤說,他已經連續五年來到芤山收購脆李子。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自駕前往芤山採摘的遊客較往年有所減少,但是依託着好口感,高品質,像方濤這樣的水果收購商仍絡繹不絕,芤山村的脆李在果園裏就銷售一空了。

“今年我們芤山村整體來講,未受疫情太大影響,前期甜櫻桃銷售非常順利,價格還是可以,目前前來村裏收購青脆李的老闆很多,今年產量高,價格好,老百姓都賣到錢了。”芤山村村主任餘發洪介紹說。近年來,芤山村抓住時機,加速經濟轉型,截止今年,芤山村總共種植了450餘畝甜櫻桃,950餘畝青紅脆李,80餘畝大棗,30餘畝杏子,年產值可達2200餘萬元。老百姓人均年收入已達2.5萬元。“下一步我們依託鄉村振興開辦農家樂,吸引遊客採摘和喫住行一體遊,增加老百姓收入。”餘發洪說道,接下來芤山村還將立足資源優勢,依託水果種植,加速農旅融合。

近年來,汶川縣通過引進新品種,強化果樹四季管理,採用施有機肥、病蟲害的綠色防控、保花坐果梳果等訂單式培訓,邀請省農科院、川農大等省州縣專家,採用種植大戶集中學、產業大村田間學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汶川特色水果品質。通過引進新品種,強化果樹四季管理,採用施有機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全面提升汶川特色水果品質。並根據汶川氣候特徵,按照“南林北果+特色畜牧”的農業產業佈局,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特色水果“汶川三寶”真正實現提質增效。

截止目前,汶川甜櫻桃水果總產量達9180噸,實現收益4.8654億多元,而“汶川三寶”之一的青紅脆李品質也得到進一步提高,產量穩步提升。預估今年青紅脆李產量將達3萬餘噸,收益將突破2億元,真正實現小水果撬動大經濟。

汶川融媒體中心記者: 田甜 周渝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