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一直延續至今,是華夏人的幸運之處。

但華夏曆史傳承有其特殊之處。那就是我們的文明沒有斷絕,但改朝換代頗爲頻繁,鮮有傳承超過千年的統治家族。

每一個新的朝代建立後,第一件事情就要確定國號。

縱觀中國曆代政權,朝代的稱號其實可以分成四類。

第一類是沿用王朝一開始就使用的地名。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奠定了中國曆代王朝的基本輪廓。秦朝的國號就是來自於古地名。秦朝王朝的先祖非子擅長養馬,周孝王就把秦谷這一代的地方給了非子當封地。秦谷位於現在甘肅天水市。

繼承秦制的漢朝國號也來自於地名。開國之君劉邦曾經受西楚霸王項羽冊封爲漢王。“漢”王的“漢字”就是來自於地名。楚漢爭霸勝利後,劉邦沿用其作爲國號。漢朝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王朝,漢族的歷史源頭就在這裏。

第二類是沿用統治家族一開始的爵邑。

隋朝開國之君楊堅從北周手上奪得江山,開闢了一個新的王朝。楊堅曾經承襲家族爵位,成爲隨國公。所以他家王朝的國號就是隨。有趣的是,大家覺得“隨”字裏面的“辶”意思爲忽走忽停不穩定,很不吉利,不利於王朝長久傳承,所以就去掉了“辶”,但隋朝還是成爲歷史的短命王朝之一,立國37年,僅次於秦王朝。

唐朝的江山來自於隋朝,即李淵篡隋,其國號也是來自於封號。李家在成爲皇族之間,是關隴貴族,封號爲唐國公。李淵建國後,於是定國號爲唐,世人亦稱唐朝爲李唐。

第三類是特殊的物產。這類國號主要是來自於少數民族政權。

遼國和北宋對立,其國號遼源自地名遼水,但遼還有一個大家更爲熟悉的稱號“契丹”,意爲鑌鐵。這是因爲在少數民族當中,契丹的金銀工藝水平很高。

第四類則是使用了文字的含義。

元朝作爲一個蒙古人建立的王朝,其國號爲大元,取自《易經·乾篇》“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這句話,寓意的確不錯。

清朝的國號更好玩。在未入關之前,愛新覺羅家族就想要朱明王朝的天下。朱爲赤色,在朝代五行屬性上屬“火”,所以皇太極稱帝時,定國號爲“大清”,“清”字有水,水能滅火,以此表示他們要奪取中原漢地的決心。

對清朝的調侃就成了:開國一片哭聲,亡國之際是一片哭聲,果然是水命王朝。這是因爲奪取天下的過程中,清朝大肆殺戮,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殺、殘酷推行剃髮令,使得中原百姓深受其苦;清朝晚年,面對列強,中國民族百年苦難自此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