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是什麼,如何形成的?

是由海洋中一種植物狀的微小腔腸動物,通常稱爲珊瑚蟲或珊瑚水螅,當他們附着在海牀中的岩石、或堅固的物體上,在適宜環境下便進行有性生殖及快速的無性出芽繁殖;在繁殖的過程中,同時分泌出一種石灰質結合少量的有機角質堆積成類同外骨骼般的一個樹枝狀大羣體的共同“骨肉”,這便是珊瑚。

以下爲自然未被裝飾的珊瑚圖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珊瑚水螅及出芽生長圖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黑珊瑚樹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黑珊瑚珠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產自夏威夷附近海域的金色珊瑚珠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南方出土的山珊瑚化石類結構圖

小普及:所謂的山珊瑚,是因爲地質變動,滄海良田,將珊瑚埋在地層中石化而成的。


古今珊瑚的產地:

古代:由此看來,我國古代高貴珊瑚的產地,大致分佈在南海的西沙羣島和南沙羣島附近海域,其他沿海所產者,可能只是些古來稱爲琊玎、石欄干或青琊玎的造礁珊瑚。

其分佈的地區,北起陝西漢中,南至廣東韓江,東起蘇、皖,西至貴州。如意首由整片珊瑚雕琢成柄由數珊瑚枝銜接而成。如意首浮雕三夔龍,背面雕祥雲;柄上遍飾靈芝;首與柄藉釘接合。如意首由整片珊瑚雕琢成柄由數珊瑚枝銜接而成。如意首浮雕三夔龍,背面雕祥雲;柄上遍飾靈芝;首與柄藉釘接合。

近代珊瑚的生產,綜合《珊瑚》及《深海的活寶一珊瑚》等書和專文報導”,太平洋海域、壹灣、日本一帶產的高貴珊瑚種類頗多,顏色變化也大,分佈的海域很廣,大致分爲六區。

其分佈的地區,北起陝西漢中,南至廣東韓江,東起蘇、皖,西至貴州。


下圖爲清代 姚文瀚摹宋人文會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中珊瑚擺件的呈現: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述宋代文人聚會時的情景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左高足几上的花瓶中插有珊瑚樹的局部特寫


珊瑚在何時開始被人們所發現?

孝經援神契》雲:“王者要暫侯,則蘇胡鉤出”

太平御覽》引孫氏《瑞應圖》作珊瑚鉤'

隋書》中記述西域的“波斯國都達曷水之西的蘇藺城,即條支之故地…於其土上多…珊瑚

章鴻釗《寶石學》言:「珊瑚當即蘇胡之轉音,言蘇胡者,疑蘇即蘇藺之音略,古稱波斯產珊瑚,其形如鉤,後乃轉呼珊瑚歟」;自古以來常有以地名作爲當地特產名稱的習慣,因其枝形如鉤,故有蘇胡鉤、珊瑚鉤之稱。

西京雜記》載:“積草(翠)池中珊瑚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二十六條,是南越國趙佗所獻,號爲烽火樹,至夜光景常欲燃”。文中記載的南越國,在西漢初年建國於廣東地方,國王趙佗曾進貢珊瑚樹棵,高有2.76公尺'

清人錢鑾吟詠珊瑚日:「石家擎出獨稱高,七尺玲瓏映綺寮,不識瓊枝來海底,卻疑火樹燦元宵」”,又《本草綱目》雲:「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謂之珊瑚林,居水中直而軟,見風日則曲而硬,變紅色者爲上,亦有黑色者不佳,碧色者亦良。昔人謂碧者爲青琊玎,俱可作珠」。

廣東新語》中也載:「珊瑚,水之木也…五七株合成者名珊瑚林,夜有光景常燁欲燃,南越王以爲烽火樹是也,狀多如柏,亦曰烽火柏。」

故知珊瑚樹古來也稱爲珊瑚林、烽火樹、烽火柏或火樹等。

淮南子》中有關琅玎、碧樹和珠樹的記載雲:“珠樹、碧樹皆琅玎也,乃石之精液凝結成樹形,人截斷其枝利.之,使圓若珠,狀與珊瑚相類”,認爲碧樹、珠樹就是琅玎,與青、綠色珊瑚應均屬中空的淺水珊瑚。


以下爲國立故宮博物院珠寶系列: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清 珊瑚靈芝如意 長3.lcm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清 珊瑚靈芝如意 長3.lcm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細節圖)

如意首由整片珊瑚雕琢成柄由數珊瑚枝銜接而成。如意首浮雕三夔龍,背面雕祥雲;柄上遍飾靈芝;首與柄藉釘接合。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清 珍珠珊瑚喜字點翠鳳鈿 橫長32cm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金史》<輿服志>載:年長者以皁紗籠髻如巾狀,散綴玉鈿於上,謂之玉逍遙,此皆遼服,金亦襲之。鈿子由玉逍遙演革而來,爲滿清婦女的禮冠,上飾八片以上鈿花者稱爲滿鈿,飾五片爲半鈿;滿鈿周垂旒蘇者稱之鳳鈿。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清 皇貴妃領約 外徑19.7cm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領約是清廷后妃穿朝服時所戴的項圈,爲歷代服飾中僅見的制度。該皇貴妃領約,在鏤金雲片上鑲東珠九顆,間以珊瑚,後垂明黃絛二,貫珊瑚結子、垂珊瑚墜角。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清 珊瑚珠翠花卉簪 長20cm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清 珊瑚珠翠花卉簪 長20cm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細節圖)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清 萬年青盆景全 高約32cm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清 緝珊瑚珍珠米珠鈕子 外徑2.9cm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故宮收藏的戒子,用整枝珊瑚挖空雕成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故宮收藏的珊瑚鐲孫由多段弧形珊瑚銜接而成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清 雙龍戲珠紋珊瑚手鐲 外徑7.4cm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清 乾隆珊瑚念珠佛 頭珠徑2.6cm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清 乾隆珊瑚念珠佛 頭珠徑2.6cm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細節圖)

附羊皮籤,墨書漢藏滿蒙四體文字:”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廓爾喀王拉特那巴都爾,恭進珊瑚一串」”;另黃鑹:“乾隆五十八年二月初十收造辦處呈(傺廓爾喀進)覽珊瑚數珠一串(計珠一百八個,珊瑚佛頭四個。此串數珠所用的珊瑚,色大紅且均勻,但光澤差,顯然具地中海地區所產的珊瑚特色。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清 珊瑚竹節式鼻菸壺 高4.9cm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

清 乾隆珊瑚雲蝠鼻菸壺 通高4.0cm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壺腹淺浮雕祥雲和翔蝠,壺底刻乾隆年襲款;壺腹可見紅蠟填補。

預告:下一輯繼續延續前兩輯:溯古話今(第一輯)——談故宮珠寶之珍珠,溯古話今(第二輯)——談故宮珠寶之珊瑚的思路,追溯琥珀的前世今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