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楊冰/作者 時風/編審

近期,隨着基金二季報的陸續披露,老十家之一的博時基金二季度調倉換股情況也逐漸浮出水面。令人欣喜的是,在基金經理的精心調配下,博時基金旗下不少權益基金在剛剛結束的二季度裏斬獲了較高收益率。《金基研》注意到,博時基金有着7年以上任職經驗的曾鵬就爲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其管理的博時新興成長混合(050009)、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混合(501082)二季度都上漲超過30%。

不僅短期收益可觀,拉長時間週期來看,上述兩隻基金也交出了一份令投資者滿意的答卷。截至7月28日,博時新興成長混合成立以來的累計淨值已高達4.62元,而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混合雖僅成立一年,但這一年裏也爲投資者創造了近70%的高額收益率。

一、曾鵬旗下2只混基,二季度漲幅超30%

曾鵬現任博時權益投資總部投研總監、基金經理,擁有豐富的投資管理經驗,目前累計任職時間已超過7年。據悉,曾鵬2005年起先後在上投摩根基金、嘉實基金從事研究、投資工作,2012年加入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博時新興成長混合,正是曾鵬擔任基金經理以來所管理的首隻基金。自2013年1月18日起,一直管理至今,曾鵬7年多的時間裏累計任職回報高達109.51%。

起初,曾鵬先是搭檔該基金的原基金經理韓茂華共同管理2年左右,自2015年1月起開始獨立管理該基金,且無論是搭檔管理還是獨立管理期間,均收穫了正回報,獨立管理該基金期間任職回報亦高達56.60%。

7月21日,博時新興成長混合發佈了2020年第二季度報告,二季度期間該基金實現收益1.04億元,實現利潤11.21億元。並且,二季度博時新興成長混合的期末基金資產淨值,較一季度末增長24.51%,至42.56億元。

雖然今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及海外資本市場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國內權益市場體現了較大的波動性,市場整體走勢呈現寬幅波動格局,但面對複雜的內外部環境,博時新興成長混合選擇以堅實的產業趨勢和個股基本面作爲投資依據,報告期內組合正題維持較高的倉位,積極配置於雲計算、5G通信、半導體、消費電子在內的新基建科技行業,以及互聯網傳媒等信息消費行業以及醫藥生物、軍工等行業,取得了較好的投資回報。

二季報顯示,博時新興成長混合二季度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是通策醫療、*ST湘電、精測電子、芒果超媒、康弘藥業、億緯鋰能、寧德時代、新希望、金山辦公、長春高新。

在所重倉的科技成長、生物醫藥等行業拉昇帶動下,博時新興成長混合二季度取得了較好的投資回報。

截至2020年6月30日,該基金基金份額淨值爲1.02元,份額累計淨值爲4.39元。報告期內,該基金基金份額淨值增長率爲33.82%,同期業績基準增長率10.11%。

曾鵬與肖瑞瑾共同管理的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混合,二季度同樣淨值漲幅超過30%,這隻基金成立於2019年6月27日。二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混合實現收益1.34億元,實現利潤3.51億元。截至二季度末,該基金的期末基金資產淨值較一季度末增長30.50%至15億元。

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混合在二季度的持股,與博時新興成長混合存在一定的交叉現象,該基金持股主要集中在電子、通信等科技行業,前十大重倉股分別是立訊精密、中芯國際、寧德時代、中國通號、金山辦公、精測電子、深信服、卓勝微、金蝶國際、京東方A。

截至2020年6月30日,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混合基金份額淨值爲1.50元,份額累計淨值爲1.50元。報告期內,該基金基金份額淨值增長率爲30.50%,同期業績基準增長率15.66%。

二、中長期風格持續偏成長,看好中國科技龍頭企業

不難看出,無論是從短期收益還是長期業績回報來看,曾鵬皆交出了一份令投資者滿意的答卷。

短期來看,博時新興成長混合、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混合在剛剛過去的二季度收益率均超過30%。而若拉長時間週期,截至7月28日,博時新興成長混合成立以來的累計淨值已高達4.62元,而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混合雖僅成立一年,但這一年裏也爲投資者創造了近70%的高額收益率。

對於接下來的市場行情,這位任職時間超過7年的資深基金經理,也有着明晰的投資策略。

展望2020年三季度,曾鵬認爲,整體投資策略以結構性進攻爲主。

當前國內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海外疫情仍然處於蔓延趨勢,這一複雜局面將導致疫情防控工作長期化。爲應對疫情對經濟體系的衝擊,以美國爲代表的西方國家採取財政赤字貨幣化政策,基礎貨幣的快速投放,使得全球流動性持續寬鬆;中國作爲最先控制住疫情和極少數今年能實現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對外資的吸引力顯著增強,表現爲外資持續增配 A 股。

因此,在海外流動性拐點之前,境外資金流向A股的趨勢仍將持續。

回到國內,當前新冠疫情已基本控制,企業部門整體復工進度加快。以雲計算、5G通信和半導體爲代表的新基建項目,起到了較好的逆週期宏觀經濟託底效果。

另一方面,國內居民大類資產配置轉向權益市場的趨勢已經開啓,公募基金和境外機構投資者成爲市場增量資金的主要來源。

曾鵬稱,在這一背景下,將繼續堅持龍頭導向、產業導向和價值導向的投資理念,圍繞新基建和國產化兩大主線佈局科技行業,圍繞內需導向和消費升級兩大主線佈局消費和醫療行業,主要投資於競爭優勢穩固、成長性優良、資產負債結構和現金流穩健的各行業龍頭企業。

曾鵬表示,“2020年三季度我們將合理調整行業結構,堅持穩健投資風格以實現持續的投資回報。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維持之前的判斷,市場中長期風格將持續偏向於成長,掌握核心技術競爭力的中國科技企業仍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資賽道。我們長期看好中國科技龍頭企業的崛起,並相信這將帶來可觀的投資回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