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曠視科技年中溝通會現場,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 印奇針對上市問題、行業競爭、美國“實體清單”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2020年上半年,在政策利好及疫情刺激剛需等因素帶動下,國內人工智能行業進入又一輪蓬勃發展期。針對當下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以及中小創業公司、傳統行業巨頭、AI垂直領域領先企業之間爭奪項目的情況,印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行業競爭最混亂的領域當屬城市IoT板塊,但這種競爭並非單獨面向曠視一家公司,行業內的每個人都很痛苦,大家都很焦灼。

目前曠視主營業務分爲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三大板塊。印奇認爲當下個人物聯網與供應鏈場景所面對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

另外,針對上市問題,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稱,曠視中止港股上市進程,公司將進一步討論在港股或A股上市的可能性。印奇表示,中止港股上市消息不屬實。國家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是中國科技企業發展的好機遇,曠視正在積極考慮。

同時印奇強調,上市這一動作代表企業自信其業務與公司治理足夠通過上市標準進行審視。曠視將上市當作手段而非目的,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國際大環境發生了很多變化,進而也對曠視上市進程產生了影響。但目前曠視業務發展健康、現金流充足。

印奇稱,上市之後需保證股價穩定,因此一定要選擇一個合適的窗口來上。但上市不是一個特別急着去完成的事情,會在合適的時間穩步推進。曠視招股書內容顯示,自2011年10月成立至今,曠視科技共進行過九輪投資,阿里巴巴通過螞蟻金服子公司及淘寶共計持有曠視科技29.41%股權,爲最大股東。

另外,2019年10月,曠視科技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曠視方面彼時公開表示強烈抗議,強調公司作爲中國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專注於爲客戶提供商業智慧解決方案,並遵守在提供服務所在區域的所有法律、法規,公司嚴格執行數據隱私與安全政策。

此次印奇也針對該問題回應稱,美國“實體清單”對AI芯片企業影響不是特別大,對曠視的Brain++等自研的技術產品影響很小,主要集中在芯片替代等方面,去年曠視對部分供應鏈進行了調整。短期內發生了影響,但目前已恢復。

人工智能行業持續被質疑的核心問題仍在落地與變現。此次溝通會上,印奇表示,帶領AI產業駛離深水區、實現真正產業落地的關鍵在於算法側供給提升、價值閉環跑通與合理組織陣型搭建。另外針對當下火熱的新基建問題,印奇認爲,主要困難點在於行業內各廠商之間的磨合很難;其次,部分廠商可能還未能清晰認知到自己的邊界。這都需要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