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醫科大學創建於1947年,前身爲關東醫學院。1949年併入大連大學,稱大連大學醫學院。1950年撤銷大連大學建制,大連醫學院獨立。1969年大連醫學院舉校南遷貴州省遵義市,建立遵義醫學院。1978年在大連市原址復辦,仍稱大連醫學院。1994年更名爲大連醫科大學。學校現已發展成爲以醫學爲主,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法學和哲學等多學科發展的醫科大學,是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南路西段9號,佔地面積15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3.2萬平方米。學校固定資產總值24.62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69億元。學校藏書269.6萬冊,數據庫資源59種。現有23個教學、科研單位,27所附屬醫院;本科招生專業23個。

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遼寧省一流建設學科4個,遼寧省一流特色學科4個。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機構前1%。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及醫護人員9000餘人。其中正高級職稱950餘人、副高級職稱近1000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90餘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600人。獲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遼寧省創新團隊15個。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8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9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人。遼寧省教學名師28人,遼寧省優秀專家22人次,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21人次,遼寧特聘教授36人次。省級教學團隊6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

學校全日制在校生13300餘人,其中研究生4900人,本科生7500人,外國留學生900餘人。學校是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單位,遼寧省第二批轉型發展試點高校。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特色專業建設點等4個,省級專業20個;有國家級教學平臺6個,省級教學平臺30個;有國家級課程4門,省級課程42門;2個專業在省內專業排名中位列第一。學校連續7年榮獲“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牀技能競賽”東北賽區第一名;近年來獲全國總決賽特等獎4次、一等獎2次。近年來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2項;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中俄賽三等獎1項。2019年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立項44項,省級立項88項。第六屆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榮獲優秀展示項目、優秀學術論文項目和我最喜愛的展示項目三項大獎;第五屆遼寧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榮獲金獎2項,銀獎1項,銅獎5項。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是東北地區成功捐獻人數最多的高校,共16名學生完成捐獻。

學校現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有部級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省專業技術創新中心、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高校重大科技平臺、省工程實驗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省臨牀醫學研究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平臺42個。“十三五”以來,學校獲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89項,以大連醫科大學爲第一完成單位發表SCI 論文2333篇,進入ESI高被引論文29篇,5位教授連續入選2016-2018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6項。

學校現有3所直屬附屬醫院。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均入選“中國頂級醫院100強”。附屬第一醫院建築面積共39.19萬平方米,編制牀位3700張,年服務量273.5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1.6萬人次,形成“一院五院區”醫療佈局,是遼寧綜合實力最強、百姓最信賴的三級甲等醫療研究型大學附屬醫院之一。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省級及以上重點學科/專科47個。以“急症患者、疑難病患、高新技術、危重病患”爲醫療服務定位,開展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治療等數百項臨牀高新技術。國內率先成立一站式心血管病診療中心,擁有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甲狀腺疾病一站式診療中心等多個東北唯一/首家。獲4個國家級平臺,省級及以上科研平臺數量與質量省內領先。依託4個國家專科醫師規培基地,獲全國首屆住院醫師規培水平賽東北第一、全國首屆住培技能賽外科組冠軍,多次獲全國大學生臨牀技能賽一等獎。擁有“長江學者”在內的高端人才數量居東北前列,湧現共和國名醫、南丁格爾獎獲得者、中國好醫生、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等數十名典型。連年入選“中國頂級醫院競爭力排行榜”百強,先後獲“全國百姓放心百佳示範醫院”、“中國最具公信力醫療機構”、全國“人文愛心醫院”等。附屬第二醫院編制牀位3000張,年服務量215.6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3.3萬人次,年手術11萬臺次,是遼寧綜合實力最強、百姓最信賴的三級甲等醫療研究型大學附屬醫院之一,爲遼南地區最大的醫院。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中醫藥重點學科1個、重點專科1個,省級及以上重點學科/專科/診療中心38個。醫院築牢大學附屬醫院功能定位,建成七大國際醫療中心、八大醫療平臺、九大學科羣,腫瘤、微創、移植、急危重症、中西醫結合、護理等學科國內領先;獲批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引進遼南地區首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擁有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高級卒中中心等多個東北首家/唯一的國家級中心基地。建成遼南地區首個醫療聯盟,成爲全國示範;獲批全國首批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單位;東北首家通過中國醫院競爭力五星級認證;爲大連市首家互聯網醫院;多次獲全國大學生臨牀技能賽特等獎。高端科研團隊和人才數量居東北前列,湧現“中國好人”“中國好醫生”“最美醫生”“傑出護理工作者”等諸多典型。榮獲全國衛生系統最高獎項“先進集體”、全國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示範醫院、全國特色醫院文化醫院等稱號,連續多年位列省醫療機構綜合目標績效考覈第一層次。附屬第三醫院正在建設中。

學校大力推進教育國際化,留學生教育水平位居全國醫科院校前列,被評爲首批“全國來華留學示範基地”,獲批中國政府獎學金生自主招生資格和教育部“絲綢之路”獎學金項目,通過全國來華留學教育質量認證,在首屆來華留學生臨牀思維與技能競賽中獲最高獎項,是孔子學院/漢考國際在大連設立的首個醫學漢語水平考試考點。醫學學歷教育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生源累計覆蓋五大洲115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00餘所大學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與美國班尼迪克大學合作開展“中美公共衛生碩士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校已加入全球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健康子聯盟和中俄醫科大學聯盟。

傳承歷史,開創未來。全校師生秉承“甚解、敏行、明仁、濟世”的校訓和“團結、嚴謹、求實、創新”的校風,堅持走以提高質量爲核心的內涵式發展之路,爲建設國內先進、國際知名的醫科大學而努力奮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