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體上俯瞰2020上半年中國車市,基本上都是中國自主品牌在困境中求生,進入破產程序,瀕臨絕境,困境求生,國產自主品牌的分化在加劇,不難看出,中國自主品牌在進入加速進程,要麼越活越優秀,要麼倒下!

如何決勝下半場,相信各大車企是各有所長,但終究還是兩大核心,一個是技術,一個是打造平臺,別無他法!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29%,車輛銷售低至285.4萬輛,市場份額跌至36.3%,已經跌破40%的“市場紅線”,創近十年來的歷史新低。最直觀的體現是,衆泰、力帆等加速死亡!

當然,就算活得很好的車企也倍感壓力,即便是身爲“自主一哥”的吉利汽車,上半年銷量也僅有53.04萬輛,同比下滑了19%,按照今年141萬輛的銷量目標,上半年只完成了38%,數字的背後是巨大的差距,何況那些老二老三甚至老麼。

同樣,作爲新能源領先者,風向標一般存在的比亞迪,直接可以對抗特斯拉一樣存在的比亞迪,今年上半年也遭遇了滑鐵盧,旗下車型累計銷量15.86萬臺,同比下滑了30.45%,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同比腰斬。

1、破局,技術積累

其實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技術依然是車企第一追求,所以,自主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技術,核心技術,就算天天噴的奇瑞汽車,發動機不管怎樣,自主設計研發,技術積累,管理積累,工藝積累,總比皮尺部來得實在!

2、技術轉型之外,需要更加開放的全球化路線也是吉利和長城的共同選擇。

縱觀豐田、大衆等全球品牌,首先是能夠適應很多法規,同時能夠兼容和滿足多個國家的安全、行人碰撞、排放的法規和認證的要求,再配合全球生產基地的佈局,可以大幅分攤平臺的開發和運營成本。使得產品更具競爭力,贏得利潤的同時迎合市場需求,性價比。

最後要說的是,汽車市場進入下半場,不再是你組裝出來一臺車消費者就會買單的時代了,不是你模仿山寨豪車消費者就會買單的時代了!就連汽車都出現了很多造車新勢力,比如理想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等。

市場在變,需求在變,自主品牌經歷幾十年的發展和技術積累,管理水平,人才儲備,工藝和產業鏈等,已經有和全球品牌一較高下的實力。而類似衆泰之流,將隨着技術的不斷推進,需求的不斷升級而淘汰,是必然的過程。

本文系拇指汽車原創,喜歡的關注拇指汽車哦!

定購零跑汽車的“跑車”一年了,仍未交付,店方回覆:還沒生產!曾經兄弟一起走,如今銷量沒有我,深刻詮釋比亞迪F3目前的處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