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可以說是在中國比較家傳戶曉的食品品牌了,更是很多中國人的兒時回憶,但你知道嗎?其實旺旺集團的董事長是臺灣人,那麼臺灣董事長蔡衍明是如何將旺旺集團打進大陸的呢?

“敗家子”,19歲當老總賠掉一億

今年55歲的蔡衍明出身臺北富貴家庭,在家排行老幺,深受父親寵愛,不愛讀書,卻愛當老大,大部分知識都從街頭和電影院獲取。在父親開設的中央戲院,他一天能看上十部電影。

高中時,由於兩次與師長的衝突,處於叛逆期的他索性退學,進入父親的製冰廠工作。

1976年,他19歲,父親從朋友那裏接下了主要加工魚罐頭外銷的宜蘭食品廠。因爲父親沒時間經營,蔡衍明便主動請纓去廠裏當起了總經理。他回憶:“我賬也看不懂,人也不認識,我又不敢問。損益表是賺是賠,我也不知道。”

3年後,22歲的蔡衍明觀察到臺灣稻米資源過剩,盤算着如果做日本米果生意,應該可以扳回一局。於是,他找到日本三大米果廠之一的巖冢制尋求合作。64歲的楨計作社長連連拒絕,怕小夥子辦事不牢,壞了自己的名聲。

整整兩年,蔡衍明頻頻拜訪楨計作,終於獲得米果製造的技術輸出。此後,愛狗的他將公司取名旺旺,迅速成爲臺灣米果市場老大。至今,蔡衍明仍將楨計作稱爲“旺旺之父”,在總部豎立銅像。

價格戰,你定30塊我標5塊

1992年,35歲的蔡衍明生意已經相當成功,但臺灣市場侷限性太大,“不夠刺激”,他把目光投向了大陸。因投資額僅在千萬級別,他沒選沿海,而是成爲湖南首家臺企,因而享受不少優惠政策。

投產後,蔡衍明參加鄭州糖酒會,收到了300多份訂單,過後卻沒有經銷商來交錢提貨。第一炮沒有打響,眼看食品就要過保質期,情急之下,蔡衍明決定將產品分送給上海、南京、長沙、廣州等地的學生試喫,結果孩子們愛不釋手。

蔡衍明抓住時機狂投廣告,“你旺我旺大家旺”的臺詞很快人盡皆知,可愛的旺仔貼畫更是隨處可見。最終,投產當年他創收2.5億人民幣。

1994年後,兩百多家食品廠加入“米果大戰”,其中就有同樣來自臺灣的康師傅。激烈的競爭使米果價格由最初的1公斤50元降至30元。

未來發展,依然繼續衝上雲霄

2020年7月13日,上海雲旺食品有限公司攜手旺旺集團在上海神旺大酒店舉辦了一場戀肌新品發佈會暨行業交流會,現場羣賢畢至,來自五湖四海的行業大咖、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多家媒體朋友們共同見證了本次盛會。

本次會議集中展示了主角——戀肌的特性與魅力,0糖0卡0脂肪的特點迎合主流消費者減肥瘦身的心理,清新靚麗的包裝符合當下感官消費的潮流趨勢,富含小分子膠原蛋白肽的特性更是飲品行業的突破和創新!

旺旺集團的成功離不開旺旺集團每個人的努力,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旺旺食品也是不可多得的讓我們認可的食品,由衷希望旺旺集團能不斷的推陳出新,給我們帶來更多優質的食品。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