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武俠小說往往有“模式太小”的缺點,沒有出路,武林高手之間的對峙不過是私仇,如果漲一點,那只是學校之間的較量,哪怕是“掀起江湖血雨腥風”,也不過是增加幾個門派而已,此外,“主角光環”的存在,也必然會給人一種金庸先生的作品與金庸先生的作品有着天壤之別,他經常在自己的故事中加入時代背景的設置,從而與那些網絡上的酷文章拉開了距離,歷史背景的設置並沒有束縛老金的手腳,相反,正是在他的控制下,歷史故事以武俠的形式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出來,這讓人產生了真假之別的感覺,彷彿他在書中扮演着歷史大勢的角色。

一般來說,武俠小說往往有“模式太小”的缺點,沒有出路,武林高手之間的對峙不過是私仇,如果漲一點,那只是學校之間的較量,哪怕是“掀起江湖血雨腥風”,也不過是增加幾個門派而已,此外,“主角光環”的存在,也必然會給人一種金庸先生的作品與金庸先生的作品有着天壤之別,他經常在自己的故事中加入時代背景的設置,從而與那些網絡上的酷文章拉開了距離,歷史背景的設置並沒有束縛老金的手腳,相反,正是在他的控制下,歷史故事以武俠的形式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出來,這讓人產生了真假之別的感覺,彷彿他在書中扮演着歷史大勢的角色。

歷史是嚴肅的,尤其是一個歷史故事的結局是無法改變的,然而,對於文學作品的作者來說,修改一些歷史事件的過程可以使故事更具戲劇性,如《越奴劍》中“三千岳家能吞吳”和“西子心跳”兩個典故,都是從武術的角度重新詮釋的,越國之所以打敗吳國,是因爲勾踐有了發揚光大、復仇的勇氣,然而,金庸的文字卻改爲越國武士看到了阿青舞劍的影子,學會了代代相傳的劍法,在歷史上,西施受寵若驚是因爲心痛,但金庸的寫作卻被阿青的劍氣所傷,相反,它更浪漫一些,而本文提到的兩個祕密,以及它們的使用者,都面臨着同樣的情況。

第一本書:《易筋經》

要說金庸最強大的內部工作方法,大多數人都會提到“九陰經”和“九陰真經”,畢竟,“九陰”是黃尚武學創造的一門武功,而《逍遙》則是僧侶們在《九陰經》基礎上創造的一個奇蹟,天下武功都來自少林,”也許金庸最強的內功是少林派的易筋經。

《小凹江湖》中有這樣一段對《易經》的描述:“方丈接着說:”但慈密大師解釋的大多是禪宗,直到十二年後,二祖在長安路上遇到了一個精通武功的年輕人,聊了三天三夜,才完全明白《易經》中的武功祕籍,”停頓了一下,他說:“這個年輕人是開唐的偉大英雄,後來,他協助唐太宗安撫土耳其人,成爲將軍和大公,不是武林高手的李偉,也從易筋經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就是說,這門武功太先進了,除了法門的創始人,幾乎沒有人能破解它,在李靖出現之前,李靖不是哪吒的父親,而是唐朝的開國者。

也就是說,在金庸先生的背景下,李靖可以有平王世沖和竇建德,南平小面和福貢義,在北方消滅東方土耳其人,在西方打敗土古渾,他在易筋經裏學會了武功,如果說李靖參與金庸的故事,他也是一位大師。

第二本:吳牧的遺書

李靖的《易筋經》是一本武俠祕籍,而《倚天屠龍記》中的娜徐達則得到了烏木舍利的武功祕籍。

吳牧一書的原著具有高度的存在感,貫穿於整個“射鵰三部曲”之中,然而,它可能被忽視,因爲它不是一個武術祕密,而且,原著中還有一個漏洞,那就是郭靖沒有軍權卻未能保衛襄陽,郭靖軍力不足不是藉口,至少他可以求婚,不是嗎?當然,堅持解釋郭靖之死,也可以歸結爲歷史結局無法改變,他無法改變襄陽淪陷的歷史事實。

然而,這本書在徐達手中成了真正的祕密,歷史上的徐達不可能得到吳墓遺物,但金庸的作品卻因此而輝煌起來,在書中,他幾乎是一個龍的角色,最後,他幫助朱元璋贏得了偉大的明朝,成爲建國英雄。

可以說,金庸作品中的其他祕密不如《易金經》和《武則徐》中的祕密,至少,他們還遠不能“影響歷史”(他們並不是真正改變歷史,而是金先生特意安排站在歷史的一邊,達到這樣的效果),自然,它們也會黯然失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