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沿海省份,北边是山东,南边是浙江,左边是安徽,右边在大海,民国时期上海是隶属与江苏省的,但因为上海租界的地位特殊,所以自成体系。由于北洋政府是在北方,所以都是军事行动都是由山东向江苏进攻。

清朝未年各地开始编练新军,当时江苏新军有第九镇,第七镇第十三协,第十二镇第二十三协,同时存在的军事势力还包括:旧军张勋的巡防营及总督府的亲军。

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苏新军积极响应,光复南京,迎孙中山为大总统,建立南京政府,同时将苏、皖、浙、闽四省部队组建了五个军(一个省编成一个军,其中第二军为苏军,军长为徐宝山)。

1912年3月,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随后将江苏境内的军队缩编成5个地方师,第1师(师长:章梓),第2师(师长:章驾时),第3师(师长:章驾时),第4师(师长:徐宝珍),第5师(师长:刘之洁).

“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派冯国璋反攻苏军,原江苏旧军“辫子军”张勋迅速行动,很快攻占南京, 袁世凯任命张勋为江苏督军。由于张勋军纪败坏,在外国使节的压力,袁世凯撤下张勋,任命冯国璋出任江苏督军。

冯国璋率北洋陆军第19师入主江苏后对江苏军队进行整编,原5个师只保留第2师,其他4个师改编为4个混成旅。

袁世凯死后,冯国璋的直系与段祺瑞的皖系对峙,冯国璋调原来江西的李纯第6师进入江苏并出任督军。

1920年直皖战争后,江苏督军李纯猝死,李纯的手下第6师参谋长齐燮元出任江苏督军。齐燮元再次扩军新编了第5混成旅,此时江苏境内共3师(北洋第6师,北洋第19师及苏军第2师),5个混成旅。

1924年,江浙战争,齐燮元联合福建的孙传芳击败了浙江的卢永祥,收编卢永祥的北洋第10师,同时将第5混成旅扩编为第4师,陈调元任师长。

随后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奉军山东的张宗昌南下击败齐燮元,解散了苏军,只保留了第4师陈调元部。

随后孙传芳组织五省联军打败奉军,并将陈调元调入安徽出任皖军总司令,苏军总司令由原卢永祥旧部郑俊彦(北洋第10师师长)出任。

北伐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击败孙传芳,后江苏地区为蒋介石“南京政府”核心区域,除抗战时期都为“中央军”控制,也可以说是江苏地区最后一个“新军阀”直至南京解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