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的人口擁有着世界上65%的財富。

沒錯,這就是猶太民族。

你不曾想到這些商業巨頭中,洛克菲勒(石油大亨),摩根與羅斯柴爾德家族(金融世家),巴菲特(股神),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創始人),拉里·埃裏森(甲骨文創始人)……

他們是猶太人。

就連大部分人思想的追崇者,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門德爾松、畢加索……他們也是猶太人!

有這麼一組數據,某國前400個富豪家族中,猶太人佔23%;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中,17%是猶太人;佔據華爾街的精英中,50%是猶太人。

爲什麼猶太人的智慧能稱譽整個世界?

爲什麼猶太人的財富能遍佈世界的每個角落?

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世界難題。

細細琢磨,其實這一切都已經體現在最簡單的事情中。

簡單的十句話,三件小事就能完美解釋。

經典的十句語錄

我們一起來看看經典的十句語錄,恐怕這些人生哲理都已經深深刻在猶太人的腦海裏。

1.窮人用金錢衡量價值,而富人用時間衡量價值所在。

2.金錢能夠儲蓄,而時間不能儲蓄。金錢可以從別人那裏借,而時間不能借。人生這個銀行裏還剩下多少時間也無從知道。因此,時間更重要。

3.當用則用,當省則省。

4.對於猶太人,學習是一生的課題。

5.沒有能力買鞋子時,可以借別人的,這樣比赤腳走得快。

6.放長線釣大魚,舍小利獲大利。

7.讓女人掏腰包的機會遠比讓男人掏腰包的機會多;嘴巴是消耗的無底洞。

8.在別人不敢去的地方,才能找到最美的鑽石。

9.戀愛時,感覺很重要,但真正維繫婚姻幸福,美滿,穩定的關鍵卻是雙方的性格和品性。一個有上帝的良善的人會化解一切的矛盾,而惡妻卻會使矛盾升級,最終導致婚姻破裂。

10.人們頭腦中的知識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更多的是由早年時代所培養起來的留心觀察的習慣決定,而不是個體之間能力上任何巨大差別來決定的。

首先猶太人對財富是保持一種尊重的態度,他們認爲人的出身並不重要,逝去時仍然窮困潦倒纔是可恥的。他們認爲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很重要,如果你沒有本錢,可以向銀行借。這樣你纔可以比同齡人走得更快。

他們對金錢的態度是當用則用,該省則省。猶太人善於用金錢去投資未來,特別是對孩子與教育的投資。而且他們對時間的觀念非常強,認爲時間比金錢更有價值;他們敢於冒險,勇於尋找商機。

他們認爲女人與嘴巴的生意比男人的生意來得更快。

其次是他們對婚姻的態度,他們看重的是伴侶的品性與性格,其中善良佔據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而不是戀愛中的感覺。他們認爲妻子就相當於家裏的風水。只有賢妻才能助你走上財富巔峯。

然後是孩子的教育 ,這是猶太人認爲最重要的一件事。孩子是民族的未來與家的興旺關鍵。而且孩子的教育,就得從小開始。他們認爲學習是一生的課題,只要有知識,孩子去到哪裏都不會貧窮。

三件小事

NO1.書是甜蜜的

在猶太人家裏,孩子稍微懂事,媽咪就會翻開書,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寶貝去吻書本上的蜂蜜。這個儀式的用意是,告訴孩子書是甜的,讓孩子在最初接觸書時,就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從而一生都喜歡書。

猶太人家庭還有一個世代相傳的習慣,那就是書櫥要放在牀頭。

他們認爲這是對書籍的最大尊重。猶太人每年至少都要購買10-15本新書,而他們閱讀量遠遠超過這個。

NO2.猶太家庭財富教育時間表

這個是猶太家族給孩子規劃的一張財富教育時間表,哪個年齡孩子該做什麼,父母該怎麼教育。這些都非常清晰明瞭。

3歲:父母開始教孩子辨認硬幣和紙幣

4歲:孩子要學會簡單的計算

5歲:讓孩子知道錢幣可以購買的東西、錢是怎樣來的

7歲:看懂價格標籤,培養“錢能換物”的觀念

8歲:教他們去打工賺錢,把錢儲存在銀行裏

NO3.一本猶太人至死研讀的書籍

猶太人認爲人們頭腦中的知識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更多的是由早年時代所培養起來的留心觀察的習慣決定,而不是個體之間能力上任何巨大差別來決定的。

所以他們自呱呱墜地,就伴隨着一本書。

它是流傳三千三百多年的羊皮卷,一本猶太人至死研讀的書籍。流浪幾千年的猶太人就靠這本書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這是猶太人的智慧書庫,完美的解釋了猶太人的智慧以及經商頭腦的養成記。

沒錯,它就是被猶太人視爲珍寶一般的《塔木德》。

《塔木德》被認爲是影響人類文明的歷史鉅著,是真正的傳世經典。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人類的智慧在猶太人的腦袋裏,猶太人的智慧在《塔木德》。不瞭解《塔木德》,就不瞭解猶太人,不瞭解猶太人,就不瞭解世界。

華爾街著名投資家索羅斯曾說過,《塔木德》對於每一個虔誠的信仰者來說,它給我開闢了一扇通往財富與自由的門。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還很肯定地告訴大家,從根本上來說我覺得上《塔木德》改變了我對財富的觀點,我覺得它改變了我的一生。

這絕對是一筆最划算的投資,一頓飯的錢,你就可以聆聽猶太人是如何憑藉一個人的智慧就把全世界的錢都賺到自己的口袋裏,他們又是如何去挑選一個品行兼優的妻子,最重要的是他們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很多人看過這本書後還意猶未盡,大讚這是一本如何將自己生意做大的經典之作。也有人認爲這本書像是在飢餓中的饅頭,甚至還有人自己看完了,馬上也讓孩子去拜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