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再抵制俄羅斯參加G7峯會,有人不太理解。認爲,德國和俄羅斯之間明明有走近的趨勢,德國爲什麼還要阻攔俄羅斯呢?這不是挺矛盾的事情嗎?其實,德國與俄羅斯走近,並不等於德國和俄羅斯會成爲盟友,只是因爲利益及策略而已。再直白點說,德國和俄羅斯永遠都不可能成爲真正的盟友。

判斷德俄兩國的關係,既要分析現實因素,也要從歷史來尋找答案。既要理解兩國的階段性訴求,也要釐清兩國各自的終極戰略目標。任何割裂上述兩對關係的判斷,都是不辯證的。

首先,從戰略層面來說,德國人從來都不是個世界性國家。德意志人心中一直都有一個“大歐洲”夢想,心中裝着的也只有歐洲。但是,德國心中的大歐洲卻不包括兩個歐洲國家。一個是英國,而另一個則是俄羅斯。

俄羅斯一直都將自己視爲歐洲國家,但是,俄羅斯同時還心中裝着世界。也許正因爲此,歐洲人認爲俄羅斯只是在利用歐洲,或者是將歐洲作爲自己擴張的“大本營”,也就不可能將“心”放在歐洲。這世界,誰也不想被人利用。所以,歐洲人一直無法從感情上接納俄羅斯。

不得不承認,進入近現代以來,德意志和俄羅斯這兩大民族越加“出類拔萃”,國家的上升力和修復能力都極強。所以這兩個國家一直都能在歐洲“站住腳”。而從戰略層面來說,這兩個國家之間有着天然的排斥性,然而,這兩個國家又都有個特徵,那就是爲了自己的階段性利益可以相互“妥協”,甚至是結成“臨時盟友”。

在歷史上,俄羅斯,德國(普魯士)和奧地利這三個國家曾結成過“臨時同盟”,並分別於1772年5月,1793年12月及1795年1月分三次將波蘭瓜分殆盡。1939年8月23日,德國與蘇聯(俄羅斯是蘇聯的主體繼承者)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然後,1939年9月1日,德國便對波蘭發動了閃電戰,並一舉拿下了波蘭西部。而緊接着,1939年9月17日,蘇聯也對波蘭東部發動了進攻,並佔領了這片土地,波蘭又一次“亡國”。

然而,1941年6月22日,德國也對蘇聯發動了突然進攻。以上時間節點及因果關係說明了什麼?說明德國與俄羅斯結成“臨時盟友”,一同去“得利”可以,但兩者卻早已習慣於“各自防備”。因爲,彼此都怕對方“強大”,而壞了自己的大事。所以,從歷史上來說,德俄兩國不可能成爲真正的盟友。這是雙方的“終極目標”所決定。

我們再回到現實狀態。二戰結束後,曾在戰前締結過“互不侵犯條約”的蘇德兩國,一個成爲了戰勝國,一個卻成爲了戰敗國。二戰的結果及此後的冷戰,導致蘇聯控制了東德,而美國控制了西德。客觀的說,蘇聯對東德實行的是“絕對控制”,而美國對西德採取的方式卻是監督,改造和控制的“相結合”。及至東西德合併及蘇聯解體的事實,相比較來說,美國的方式顯然“效果”更好。

戰後,專注於發展經濟的西德與日本一樣,在戰爭廢墟上迅速發展起了經濟,恢復了元氣。英國脫歐前,德國已經成爲歐盟的第一大經濟體,政治上也與法國及英國一起成爲了歐盟的“三駕馬車”。然而,由於英國幾百年來形成的戰略“屬性”,這個一直實行“離岸平衡”戰略的日不落帝國終於離歐洲而去,這也是一種“無奈”。因爲,從歷史來看,英國只在需要時纔會“重返歐洲”。而一旦它認爲需要建立“新的平衡”時,英國就會義無反顧的“恢復”它的“島國”身份。

在英國離開歐盟後,歐盟也就只剩下德法這兩隻“雙頭鷹”了。客觀的說,法國人的基因中“浪漫色彩”太濃,並不適合做歐盟的領導者。這個“領頭羊”的責任也就責無旁貸的落在了德國頭上。然而,由於基於二戰結果所建立的國際體系這個事實,德國成爲了一個有“缺項”的經濟強國。在歐盟,德國是最大的經濟體,但由於戰敗國的身份,並不具備在政治層面領導歐盟,而在軍力上,德國更是與它的歐盟領導者身份嚴重不符。直白的說,德國實際上“很尷尬”。

毫不諱言的說,一直都有“大歐洲”夢想的日耳曼人,在二戰過去70多年後,重新有了擺脫“缺項”的意圖。所以,在法國提出組建歐洲軍的問題上,德國是全力支持的。然而,在美國斷然拒絕歐洲軍方案後,德國陷入了尷尬境地。因爲,如果德國想將歐盟捏合成世界一極的話,有兩個繞不過去的“坎”。一是徹底擺脫美國的控制。二是自己的軍力也要達到符合自己身份的程度。然而,只要北約存在,德國就很難邁過這兩道坎。

既然德國一時半會不可能輕易擺脫美國的控制以及使自己的軍隊上規模。那麼,一向嚴謹而又不失聰慧的默克爾做出了兩個策略性的“實際行動”。一是對美國政府提出的增加北約軍費開支的要求“陽奉陰違”,以逼迫美國攤牌。二是在經濟上加強與俄羅斯的“關聯性”,以此增加與美國“周旋”的籌碼。

事實上,德國在增加軍費開支上的“不積極”,以及與俄羅斯之間的北溪2號線項目,都深深刺痛了美國,也激怒了特朗普。所以纔有了美國意欲從德國撤出9500名美軍士兵的計劃。從內心深處來說,德國人肯定是希望美軍撤出德國的,那就等於美國對德國的“鬆綁”。然而,美軍畢竟只是部分撤出,這足以說明美國不會輕易“鬆綁”德國。因爲,那樣的話,並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再者,即便是美軍撤出了德國,也不等於說美國會放棄歐洲。所以,德國目前的處境其實“很尷尬”。

之所以說德國目前的處境很尷尬,是因爲目前的德國對美對俄都是“弱者”地位,單從安全角度來說,假如失去美國的保護,以德國目前的軍力,根本就無法保護自己,更遑論來自莫斯科的威脅。也許有人會說,俄羅斯怎麼可能在此時“爲難”德國呢?其實,德國不這樣想。因爲歷史及德國的“終極目標”這兩個因素都使德國無法將毫無還手之力的自己“暴露”在俄羅斯面前。其實,默克爾的真實用意並不是現在擺脫美國,而是在既和俄羅斯加強經濟關聯性,又逐漸擺脫美國控制的前提下實現德國的“終極”戰略目標。所以,德國目前只能是一邊對美國有所“妥協”,一邊在政治及安全問題上遠離俄羅斯。同時,從內心深處來說,德國並不希望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有“大改善”。這纔是德國並不希望俄羅斯參加七國集團峯會的根本原因。

在西方陣營中,美國與德國的關係目前“最差”。5月29日,默克爾曾以“疫情”爲由拒絕了赴美參加G7峯會。但是,在美國決定從德國撤軍後,默克爾又同意赴會了。當然,默克爾的態度轉變可能有三個原因。一是確實與疫情有關。二是美國的撤軍也確實有點震撼德國了!因爲,德國從這件事情上看到了美國的“決絕”。三是德國畢竟是西方陣營一員,鬧點“小別扭”還行,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德國還是心中有數的。

今年的G7峯會是美國組織的。作爲東道主的美國,還邀請了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及俄羅斯這四個“編外”國家與會。美國此舉的用意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無非是兩個目的。一是建立一個遏制戰略對手的“同盟”。二是試圖緩和與俄羅斯的關係,以使俄羅斯在伊朗,敘利亞,委內瑞拉等熱點問題上給美國點“面子”。然而,在目前情況下,美俄改善關係並非符合德國的利益。比如說,如果俄羅斯在伊朗,敘利亞,委內瑞拉等問題上給美國“面子”的話,那麼,美國勢必在其他問題上也要給俄羅斯點“面子”。而這個“籌碼”很可能就是烏克蘭問題。顯然,如果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讓步的話,將不符合德國的戰略利益。

西方陣營之所以制裁俄羅斯,皆因克里米亞公投問題引起。而2014年制裁俄羅斯時,美國的執政者是奧巴馬的民主黨政府。然而,在特朗普上臺後,爲了實現與俄羅斯緩和關係,特朗普在講話中多次流露出了對烏克蘭問題“無所謂”的態度,這令德國很警惕。因爲,這不符合歐盟的戰略利益。

試想,如果克里米亞問題被俄羅斯“輕易”解決的話,勢必會使靠近俄羅斯的東歐國家“心寒”,也會影響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國家加入歐盟的心態和進程。對於心中裝着“大歐洲”的德國來說,也自然是難以接受的。所以,在特朗普提出討論解除對俄羅斯制裁的議題時,默克爾曾非常強硬的說過:“在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前,不考慮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而默克爾這次不同意美國邀請俄羅斯參加G7峯會的理由,依然是“烏克蘭問題”。由此可見,德國並不希望在這次峯會上討論對俄羅斯解除制裁的議題。而不同意俄羅斯參加峯會,自然可以阻止這個議題的討論。所以說,不要小看了德國,更不能小看默克爾的戰略智慧和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