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抱怨說:我上個月讀完了30本書,可是卻沒有任何收穫。讀完那麼多書之後和沒讀一樣,看過之後記不住講了什麼,也不知道對自己有啥效果。

爲什麼讀了那麼多書跟沒讀一樣?這兩本書告訴你答案

沒有思考的閱讀等於浪費時間

如果讀完一本書不去做任何思考,這樣的閱讀是無效閱讀,沒有質量的追求閱讀數量,只是在浪費時間,高效閱讀的同時學會深度閱讀。英國詩人托馬斯·胡德思這樣說過:一分鐘的思考抵得過一小時的嘮叨。

現在很多人只追求閱讀數量,導致閱讀完一本書之後沒有任何收穫,便說讀書無用。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曾經非常驕傲地說:恐怕你們不常想吧。在一年中想兩三次的人已經不多。我每星期總想一兩次,所以名聞天下。

因此,我推薦這兩本書,能夠幫助你改變閱讀習慣,一是從思維上改變你的認知;二是讓閱讀變得有趣有創意有深度。

《終身成長》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反思自己的閱讀方式

當我們在閱讀遇到瓶頸時,有的人會放棄繼續閱讀,有的人則會堅持下去,有的人會找到更好的方法讓閱讀變得更有趣,你會怎麼做呢?

爲什麼讀了那麼多書跟沒讀一樣?這兩本書告訴你答案

《終身成長》這本書顛覆了我的思考方式,當我在閱讀感到困難時,發現自己以前的思考是多麼狹隘,現在明白了該如何思考並作出改變。因爲這本書講述的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型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認爲自己是聰明人,無論做什麼都應該成功,對失敗感到恐懼,極力掩飾自己的不足,對於一開始做不好的事情,歸咎於天生不適合做,於是就放棄了,最後變成不愛學習的人。

回到開頭的問題,倘若發現閱讀沒有收穫,固定型思維模式對待閱讀的態度則會草草放棄,從此不再拿起書本了。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認爲成功意味着自己又拓展了能力,而這需要不斷學習和刻意練習才能實現。即使失敗了,他們也不會給自己下結論,他們認爲這是學習成長的機會,我可以從中受益,從失敗當中總結,從而讓自己更強大。

而此刻,我們應該用成長型思維模式思考,爲何閱讀會沒有收穫,應該怎麼做呢?比如閱讀完一本書寫寫心得感受、做一些讀書筆記。

6月份我讀完9本書,數量不算很多,但每讀完一本我都有寫100字以上的短評,1000字以上的書評。這樣每次讀完對書本的理解更深刻,讀作者的寫作意圖也更清晰了,有的書改變了我的思維模式,比如《終身成長》;有的書讓我生活變得更加簡便,比如《子彈筆記》;有的書讓我重新認識了作者,懂得了生活中的藝術以及爲人的態度,比如豐子愷的《率真集》……

《365天子彈筆記》讀書筆記改變閱讀習慣

如果你不習慣做讀書筆記,那是因爲你沒有找到一款有趣實用簡單的方法。《365天子彈筆記》中提出讀書閱讀評級系統和讀書筆記卡片評價這兩點非常實用。

爲什麼讀了那麼多書跟沒讀一樣?這兩本書告訴你答案

1、讀書閱讀評級系統:記錄你每年讀了多少本書,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你這一年來閱讀習慣的變化,同時你還可以製作一個評分系統,讓你輕鬆地挑出你喜歡的書,推薦給你的朋友。

2、讀書筆記評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