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見一些家長抱怨孩子胃口不好、不愛喫飯,想盡各種辦法孩子都“無動於衷”,好多人想也沒想直接開懟“還不是你把孩子慣的”,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不愛喫飯跟“嬌慣”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孩子脾胃虛弱引發的“外在反應”,只要把孩子的脾胃養好來,孩子的胃口自然而然地就好了。

家長如何判斷孩子的脾胃好壞?症狀全寫在臉上了,3點一看便知看鼻樑

有些孩子鼻樑上有青筋,老一輩說法是“磨娘筋”,就說這個孩子特別難帶,當媽的要跟着受罪。這個說法雖然沒有根據,但其實指向的結果是差不多的。因爲鼻樑上有青筋的孩子往往脾胃虛弱,容易鬧肚子,做家長的跟着跑醫院,又心累又心疼。

所以一旦發現孩子鼻樑上出現的青筋,家長別不當回事,這是身體在暗示你孩子的脾胃不好了,需要及時調理。

看眼袋

脾胃主運化和受納,如果孩子的脾胃不好,肌肉的代謝也會跟着變差,孩子的眼袋其實也是一塊肌肉,脾胃的好壞在眼袋位置表現得很明顯,如果孩子眼袋重,發暗發青,眼睛也不再炯炯有神了,家長帶娃及時去醫院看一下脾胃吧。

看嘴巴

脾胃不好的孩子嘴巴顏色總是不太對勁的,因爲消化不良內分泌紊亂,嘴巴要麼赤紅赤紅的,要麼發黑發紫沒血色,家長讓孩子張開嘴巴,往往還能看到舌頭上有厚厚一層白色或黃色的舌苔,仔細聞聞可能會有陣陣酸腐的氣味,家長一定要提高警覺。

孩子脾胃虛弱怎麼辦?不打針不喫藥,調理起來很簡單

孩子脾胃虛弱,家長不要急着給孩子打針喫藥,畢竟“是藥三分毒”,如果症狀不嚴重的話,通過食療就可以解決。平時帶娃多喫一些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食物。比如給小米粥、山藥粥等,再加一些低聚半乳糖、低聚異麥芽糖或者低聚果糖,攪拌均勻就可以了。

其實孩子的脾胃和發育問題,打針喫藥“治標不治本”,關鍵還是在於家長日常的調理和養護,做好預防脾胃健康,孩子不僅少受罪,而且身高發育也不會被脾胃問題拖累。

家長作爲孩子飲食起居的直接照料人,不光在飲食上節制有度,還要督促孩子保證充足的睡眠,加強日常鍛鍊,多方面強健孩子的身體,纔是促進孩子腸道健康、讓孩子身體好、發育好的根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