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有云: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孫悟空自方寸山修行以來,到大鬧天宮被鎮壓到五行山下,從未表現出自己在佛法的潛質,也未曾修行過佛法,然後五行山下500年出來之後,孫悟空因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卻非常意外地走上了靈山。

正是:九重天宮不留爺,靈山之巔好修行,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心

孫悟空的一生可以看成是悲慘的一生,也可以看成充滿轉折與機遇的一生,背後的大能佈局讓孫悟空沒有與之抗衡的能力,而後自己見縫插針在博弈中輾轉騰挪,最後成長爲一名真正的大能,卻又是一場難得的機遇。

孫悟空從最開始的美猴王,到後來震驚三界的齊天大聖,再到之後的大師兄、鬥戰勝佛,以及最後的萬佛之祖,中間的巨大轉變,便是從天庭來到靈山,充滿迷霧的那短短的一場西天取經了。

西天取經中隱藏了太多太多的祕密,爲何前面孫悟空大打出手,造成無端的血腥殺戮,引來唐僧的諸多不滿,後面卻突然轉變仿若修身養性一般,就算有機會將妖怪就地正法,也會拖延到關鍵人物到場將妖怪救下。

這些其實都已經在暗示孫悟空距離靈山越近,便越加有了佛性,或者說皈依佛門已成定數,那一場真假美猴王究竟因何而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孫悟空得到了如來佛的一句承諾:取經結束,汝亦坐蓮臺。

在孫悟空真假美猴王這一次磨難中,當時兩隻猴子打上靈山,如來佛並不是在靜坐修行,而是在和靈山的三千佛陀宣講佛法,正遇孫悟空詢問六耳獼猴的來歷,便說出了“混世四猴”的故事,至於這樣一個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是六耳獼猴的來歷,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向孫悟空應證了善付囑諸菩薩。

這對孫悟空的內心衝擊是非常巨大的,爲何?一切都是因爲孫悟空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在打拼,一個人在修行,即便是方寸山上的時候,也未曾真正融入進去,不然怎麼會菩提老祖一句話,孫悟空就灰溜溜的走了呢?

其實西天取經之路,就是孫悟空的求佛證佛的道路,在這一條路上,孫悟空的性情得到了磨礪,從最開始的衝動易怒,到後來多次依靠計謀和計策化解磨難,以最快的速度或者說最安穩的方式繼續前往西天靈山,當然唐僧被妖怪抓走還是不可避免的,畢竟不被抓走,孫悟空直接就不予理睬了。

孫悟空能夠成爲佛祖,最重要的便是他在護送唐僧西天取經這樣一個大功勞的前提下,還做到了兩件事,那便是:安住了無上正等正覺心,降伏了妄心。

妄心,也可以理解爲孫悟空心中的魔念,可以看成是曾經的負面的他,也可以看成是後來在靈山之巔被滅掉的六耳獼猴,正是這樣的心境的改變,才讓從未修行過佛法的孫悟空,在西天取經結束之後直接成爲了佛祖鬥戰勝佛,超越了豬八戒和沙和尚,和唐僧齊名。

孫悟空從未修行佛法,爲何能成佛做祖?菩提老祖有句話很經典!當初孫悟空還在方寸山的時候,菩提老祖傳授孫悟空的功法中,最後有這麼一句話: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裏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

原來,孫悟空修行的這功法好生奇妙,五行之間顛倒一下,功法結束就能在佛與仙之間轉換,難怪孫悟空從未修行過佛法,卻能指點早已熟讀多年經書的唐僧,難怪短短的一個西天取經之路,孫悟空就完成了其中的轉換。

有道是: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

這便是孫悟空和六耳獼猴的由來,兩者本爲一體,只是隨着心境的變化,心中的魔念因爲趨向佛法被排擠而出,藉此幻化而成一個鏡像分身,同樣的模樣同樣的戰力,卻有着不同的心性。

至於後來六耳獼猴究竟死沒死,或許只有靈山如來佛知曉了。而菩提老祖究竟是什麼身份,竟然能夠傳授給孫悟空如此強大的法術神通,能夠在仙與佛之間轉換,或許便是和孫悟空乃天生地養有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