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有着超高人氣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終於歸來。在上線的前一天,製作方纔公佈開播時間,可謂是吊足了樂迷的胃口。

與上一季同樣的片頭音樂、同樣的雙舞臺設置、同樣的候場區……超級樂迷幾乎延續了上季的陣容,又請來了與樂隊圈有不少故事的大樂迷周迅,一切都使人熟悉又親切。

節目中優質的舞臺視覺衝擊力和現場音質都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在期待樂隊出場的同時,也期待樂夏的舞臺,能將樂隊的才華放大,充分得以展現。

可能是對久等的粉絲的補償,首播當天兩期連播,結束了第一組11支樂隊的表演。作爲本組靶心樂隊的“重塑雕像的權利”,幾乎無懸念地奪得了小組頭名。除了他們以外,還有幾支極具特點的樂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1

“重塑”得到小組第一基本沒懸念

嚴謹、冷峻、理性,幾乎一直是圍繞“重塑雕像的權利”的音樂標籤。15年的不斷積累和高投入度,國內外多年的演出經驗,使他們在舞臺上可以如同一臺精密運轉的機器,節奏、音色、演唱都把控得絲絲入扣。

舞臺下,他們可以花費4個小時,僅僅打磨一首歌曲中的12小節。華東自己也坦言:更享受音樂的精密、嚴謹,以及很強的邏輯性的那一面,並且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靈感。“不相信這種東西,沒有積累的靈感是靠不住的。”

有人覺得“重塑”的這種氣質有些端着,做作。也有些人覺得這纔是高級。

有趣的是,舞臺上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華東演奏的鍵盤突然發不出聲音,憑藉多年的現場經驗,他臨場發揮,以口哨代替旋律救了場。打分結束,在後臺接受採訪時,華東向工作人員提起此事,劉敏及時制止了他,並提醒是他們自己的問題,應該再檢查一次的。

02

“五條人”帶來真實的塑料感

“五條人”樂隊的氣質可以說和“重塑”恰恰相反的,隨性得可愛,他們承包了當天演出中的所有笑點。

節目播出當晚,“被五條人笑死”登頂微博熱搜榜,隨後,“我擔心你被炒魷魚”“你會找到更好的工作”“晚上打電話給我”這些金句被做成了表情包流傳於社交軟件。雖然“一輪下”,但“五條人”給第二季樂夏賺足了話題。

作爲一個方言樂隊,瞭解他們的人並不太多。五條人來自廣東海豐縣,樂隊陣容有時三人,有時四人,歌曲風格以民謠爲主,內容多在講述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細節,有些來源於他們真實的生活。無論是陣容、個人狀態、還是演出臨時換歌的做法,無不透着隨性、無原則,而這也可能正是他們靈感的來源,這靈感如同一個隨風飄搖的塑料袋,沒什麼分量,卻自由自在。

有人也將他們的音樂比做侯孝賢的電影。前些年電影《聶隱娘》上映,採訪中侯孝賢講到,電影就是導演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呈現的就是什麼樣的電影,裝都裝不來,並坦言:“我只會做這樣的電影。”假如真的給仁科打電話,詢問他的音樂,我想他沒準也會說:我也只會做這樣的音樂。

03

“福祿壽”成最大黑馬

當天讓人印象深刻的黑馬樂隊,非三胞胎組合“福祿壽”莫屬。她們令人想起了去年同樣令人驚豔的“九連真人”,音樂大氣,直逼人心。只是前者更鋒利,而福祿壽沉穩厚重,有種與其年齡相反的氣質。聆聽了她們在音樂平臺上的所有歌,風格上融入了很多佛教元素,這也就不難推測出,在節目中樂隊logo的設計,爲何是“三不猴”,平靜而超然,與她們的音樂一以貫之。

作爲一支樂隊,她們還有諸多特點:都是學院派科班出身,有着紮實的音樂功底。三個人的名字豆豆、捏捏、咪咪,似乎也對應着音階do、re、mi。

在現場她們表演了寫給已故外婆的歌《玉珍》,一句“起風啦”沁人心脾,打動了許多人。確實,如節目中她們接受採訪時,淡入屏幕的那行字:《玉珍》不只是她們的玉珍……

04

“傻白”等臺灣樂團水土不服?

由有《明日之子》冠軍光環加持的蔡維澤帶隊的“傻子與白癡”樂隊,以一曲《5:10a.m.》展現了他們獨特的魅力和風格,融合了多種音樂元素,論豐富性可謂一流。成員平均年齡只有23歲,音樂卻很成熟。可遺憾的是他們沒能在節目中成功突圍。

去年傻子與白癡來內地巡演,演出中蔡維澤曾說到:“現場對於我們來說,其實是一個取暖的地方,我們在這裏充好電,然後才能繼續在外面的世界生存。”也希望樂夏的舞臺還能給他們更多的機會。

說起此次參加“樂夏2”的臺灣樂團,還有兩支尚未登場——“椅子樂團”和“康姆士”。其中“椅子樂團”曾獲得過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但兩支樂隊也都是屬於小聲兒、內涵豐富型。但由於在現場更炸的、更嗨的音樂更有觀衆緣,以及他們在內地受衆較少的緣故,不禁讓人猜想,此次分列三組的三支臺團,在這個舞臺是否會集體“水土不服”。

05

給音樂機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節目過程中,大張偉在“福祿壽”演唱後發表了這樣一番感慨:“我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聽過整首歌了,自從EDM(電子舞曲)紅了之後,所有歌就是隻聽那個drop(最嗨的部分),短視頻紅了之後,所有人聽歌只是聽那一段……新人聽歌只有15秒,現在人都不給音樂機會。真正能聽一會兒音樂,已經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了。”

此番話雖然被馬東老師調侃爲“第一次覺得大老師說話是對的”,但似乎也道出了樂夏的主旨。在這個舞臺上,陳列了豐富的音樂種類,各具特色。對於每一個熱愛音樂的人而言,都可謂一道盛宴。除了音樂本身以外,還能瞭解體會到樂隊的氣質、創作過程,甚至業內視角、樂評觀點碰撞、樂理知識……

它真的是給了音樂一個機會,給大衆一個認真欣賞並重新發現音樂魅力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