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熙原生於南京,巨蟹座,O型血。本科就讀於江蘇師範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後就職於南京日報報業集團,後來進入南京金鷹商貿集團市場部,輾轉多家商業體,成爲南京商業圈資深企劃人,積累了商界實戰經驗豐富。

2016年阮熙原創立南京思佰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進入廣告行業。2020年,進軍炙手可熱的短視頻行業,成立MCN機構開始直播帶貨。

當談及以前的經歷周折時,阮熙原說:“別人怎麼評價自己,跟自己真正是什麼樣的人並沒有必然聯繫,從過往到現在直至將來,人生都是一個持續尋找發現的過程,在嘗試中尋找,在尋找中成長。然後,你才能明白,什麼是自己最適合的。”

“瞎折騰,不安分”的標籤,在一般人看來或許適用於“95後”、“00後”,但阮熙原認爲,它們可以貼切地安放在每一個不斷追求更完滿人生的平凡人身上。而她,也給予了“不安分”另一種解釋——“實現自我價值”。

“如果被大家定義爲瞎折騰、不安分的話,那我現在依然無法安分。我無法滿足於某種一勞永逸的生活,安常守分地過下去,那種一眼可以望到頭的生活,對於我的天性來說是辦不到的,於是我選擇了需要不斷突破與創新的廣告行業。”

用她的一句話說就是:“路有多遠,就走多遠;滿足於現在,但不滿足於未來。”

懷着“路有多遠,就走多遠”的心性,阮熙原在2016年創立了南京思佰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進入廣告行業,用心打造一家專業且富有創意地公關活動公司,業務包含品牌營銷策略、明星代言、品牌路演以及視頻製作、美陳展示等。她始終熱愛這個行業,在她看來,做廣告公司不僅僅是爲自己圓夢,也是爲更多品牌圓夢。

夢這個字,是寫在他們的Slogan裏的——“創特別之思,造未來之夢”。用特別的創意,策劃“不能”,傳播“可能”。

於夢想而言,總是要在衆多“不能”中尋找那幽暗的“可能”之徑,推陳出新,去創造市場,這是阮熙原選擇的路徑。一路上,正是夢想在推動着她前行,路有多遠,就走多遠。

阮熙原大學裏學的是廣播電視編導,畢業後從事媒體工作,開始是在《金陵瞭望》雜誌社,按傳統觀念,這份工作可以說是同專業畢業生的完美職業了。不過很快,她就覺得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每天朝九晚五的寫稿日常,讓她覺得自己如同一個木偶。

“稿子寫得再好,也只是一個好記者。每天撰寫這麼多激動人心的大事件,但這些跟我有什麼關係呢?爲什麼不能憑藉我的能力,走進這滾滾洪流?”

於是在朋友的啓發下,阮熙原來到了金鷹商業,此後在幾個商業地產之間轉了一圈,風生水起。

事實證明她確實很適合商業,在商業地產領域做市場營銷,不僅接觸到品牌的機會很多,與其他行業跨界聯動的機會也很多,這讓她在短短几年內就做到企劃總監,對不同行業的市場營銷及推廣也都形成了很深入的瞭解。

“商業地產企劃實際上就是根據不同的節點,打造符合節點特性的活動,而時間久了,活動類型無非就那麼幾種玩法。”

阮熙原又開始不滿足於這些例行公事的活動,這讓她覺得自己如同一個重複運轉的機器。誠然,作爲企劃負責人,和團隊一起策劃活動,調度現場,比在報社單純寫稿子有意思的多。但商業地產的核心是品牌,而公司的船長是老闆,自己只是一個水手。

她不想做水手。於是她辭掉高薪工作,開始了創業之旅。

從履歷上就看得出阮熙原是一個“折騰,不安分”的人,也許有人會稱之爲“不踏實”,但她在乎的是能做自己的主,做自己想做的事兒。歷數那些曾經和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創業者們,哪一個又是安於現狀的螺絲釘呢?反正阮熙原不是。

“創業是一件沒有想清楚就要開始行動的事情。當你把一切都想透徹,你的勇氣就會失去了。創業一定要大膽,相信人生是一場體驗,不要貪圖安逸,一生的體驗是最重要的。”關於創業,她如是說。

“首先要考慮你是否有天賦,是否適合創業?其次,你是否願意爲了一個不確定的目標、一個長遠的目標不斷鋪設,是否願意去適應市場瞬息萬變的更替?再次,你是否是一個複合型人才,你懂財務、供應鏈、物流嗎?你有不斷學習的決心、足夠強的溝通能力以及傾聽能力嗎?”

這是她回顧過往時的總結,然而自己選擇創業時她也沒想那麼多。

可能也是運氣眷顧,創業初期,之前接觸過阮熙原,與她有過合作的朋友得知她創業後,紛紛來捧場,剛好他們有需要的時候就會把營銷及公關活動方面的服務交給她來做,因爲對她的專業度是認可的。

創業4年,阮熙原的公司能在競爭中活下來,當然也不僅僅是因爲運氣,還因爲她選擇了一個與自己最匹配的領域,選擇了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創業項目——爲自己,也爲更多品牌圓夢。

是對於夢想的態度推動她走到了今天。固然,不爲賺錢的創業大都舉步維艱,怎樣活下來是創業之初必須嚴肅對待的問題,但她也深知,以賺錢爲源動力的創業會缺乏中長期的生命力。

這些年,阮熙原有一個體會:專業和態度,是企業的長存之本,哪個行業都如是,廣告行業更不例外。

雖說走得還算順暢,但也有過困難和急迫的時候。當她用自己的專業和盡責爲客戶解決了緊迫的問題,往往會贏得長久的信任。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一家大型集團公司,突然交給她一場七夕節氣球展陳活動的任務,給她的時限非常短,只有三天時間,要做好一切準備,還要去挑選、採購物料,策劃,執行。阮熙原感到了壓力,但沒有退縮:“我們其實就是在客戶遇到問題的時候,盡我一切所能幫他解決問題,因爲我們就是服務客戶的。”

她動用了全公司所有的力量和資源,對客戶許下承諾,三天之內一定完成。

而第二天,有個在前一天拍胸脯保證完成的供應商掉鏈子了,關鍵時刻放鴿子,把原本的安排全部打亂,這使阮熙原突然陷入慌亂之中,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找到靠得住的供應商,所有物料、人工和場景都調配到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一天,阮熙原不停地打電話,心裏只剩下一個信念:“哪怕這一單我不賺錢甚至虧錢,也要把展陳完成並做好,權當是對自己和客戶的一個交代。”打了將近100個電話後,她終於找到一家上海的供應商能夠在時限內完成,但費用超出預算2倍。阮熙原沒有猶豫,立即支付了預付款,連夜趕去上海監督模具加工,兩天兩夜沒有閤眼,最後總算是完美達成了客戶的要求,效果也讓客戶非常滿意。

經過這次展陳活動,思佰碩贏得了這家集團公司的信任,順利進入了他們的供應商庫,也奠定了他們後來長久合作的基礎。

阮熙原認爲:“專業和態度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客戶遇到困難,交給我們來解決,我們不能辜負他。再難都要把事情做好,這是態度問題,否則客戶要你做什麼?”

每次看到阮熙原時,她總是面帶微笑,侃侃而談。在笑容背後誰又能想到,2020年的這場疫情對她的公司帶來了顛覆性的打擊,由於公司業務大部分涉及線下活動,今年的前幾個月,業務量驟減80%。

好在2019年年底,阮熙原已在籌備線上MCN機構的運作。經過短短一週的人員調整及計劃,她便開始着手短視頻創業之路。

她原本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進入短視頻行業也算順理成章,於是她自己便成爲全公司第一個開設抖音賬號的人。自拍自導自演最後剪輯,在響應國家號召隔離的日子裏,這些便成爲了她的全部生活。

也就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裏,她已經成長爲粉絲30W+的博主。她自嘲,“中年網綠,實屬不易,但這些事如果自己不做,如何給團隊信心呢?儘管難,也要逆風而行。”

目前,阮熙原新成立的MCN機構業務已順利運作起來,主要業務涵蓋網紅經濟(廣告業務)、短視頻代運營、電商(直播帶貨)。

在廣告行業的積累讓她對MCN也不陌生,她的定位很明確:網紅經濟主要服務於本地餐飲、網紅店,提升知名度;短視頻代運營爲客戶在各大新媒體平臺上提供專業賬號代運營服務;直播帶貨是基於以上服務,簽約百名百萬粉博主及視頻達人,爲商家提供直播帶貨服務。

這更豐富了她“爲自己,也爲更多品牌圓夢”的理念,通過自己的MCN機構,簽約主播、品牌客戶、政府助農目標人羣都能在這裏實現價值。她說:“我會長期深耕新媒體新平臺內容賦能產業,對內容電商粉絲變現深入研究,打造新穎的粉絲流量帶貨電商玩法以及領先的粉絲經濟圈模式。”

未來,5G的出現勢必又會興起更爲洶湧的信息洪流,誘惑也會更加豐富。但相信阮熙原不會在這片海洋中迷失方向。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靈魂和肉體至少有一個在路上。”創業幾年來,阮熙原一直都很忙,但她幾乎每個月都要出去旅行一次。

“旅程沒有終點,因爲它正是你的整個人生。每一次出發,都是從原本的生活抽離,與未知相遇。”

至於旅行的意義,她說:“也可以沒有意義,只是去體驗,去感知不同的人生,或許並不安穩,卻暢快淋漓。是旅程本身指引我一次又一次邁出腳步,緩慢卻堅定地找到那個完整的自己。就如同創業,一次次接受那些未知的挑戰,才能讓我感受到熱情,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選擇,並實現自我價值。”

她就是這樣一個人,倒不是說她有多大的野心,只是找到自己喜歡的事,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決定創業的時候就是同樣的心態,做一家廣告公司,幫助更多品牌成長,也讓自己成長,成爲自己人生的主宰。

“一輩子只有一次,我想活得精彩,越精彩越好”,因爲這個行業裏做的事與接觸的人普遍很有熱情和創新力,這讓她感受到生命的張力。

阮熙原喜歡一句話:“改天是哪天,下次是哪次,以後是多久,去經歷,去後悔,保持熱愛、乘風破浪、奔赴山海。”

路有多遠,就走多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