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土味”火了。

文章轉載自:印客美學

ID:ink20160101

編輯:darlene7

昨天,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辦方公佈了今年的主視覺海報,由立入禁止設計工作室操刀設計,海報已發出就被網友評爲歷年來最好的海報。

然而,不知道inker們有沒有感覺這個字體有些眼熟?

還記得前些日子醜極一時的硬糖少女logo嗎?同樣是大大的等線字體,不規則的排版,生硬的銜接,讓所有觀衆都大開眼界。

其實,在各種視覺的呈現中,我們好像嗅到設計界正有一股新的風尚正在悄然流行起來。

不管是硬糖少女logo也好還是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海報也好,都和一個新詞有關,這個詞叫做「 新醜風 」。(只不過電影節對此風格的把握要比某少女好得太多太多了)

審美是個輪迴,如今我們又要開始審醜了嗎?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新醜風確實在慢慢普及起來。所以今天,小印就帶大家聊一聊關於新醜風的來龍去脈。

01

新醜風是啥?

新醜風是啥?先上幾張圖看看。

高亮的用色,簡樸的圖案,不加修飾的無襯線字體,字間距、頁邊距調爲0……

這些特徵好像和我們日常認知的設計準則背道而馳,並且感覺還有點醜。你想的沒錯,這種新出現的風格就被國內設計師冠以“新醜風”的名號。

新醜風雖然一眼看上去不是讓人很好接受,但它並不是某個隨隨便便的人搞出來的惡作劇,而是由日本設計師高田唯對設計界的顛覆之作。

設計師高田唯

高田唯說,“面對日本現在的設計,唯一的感覺就是看膩了”,於是他做出了下面這版給JAGDA(日本一平面設計師協會)的全新招新宣傳貼,轟動了日本設計界。

而在2017 年日本優秀平面設計年鑑的封面設計中,高田唯繼續採用了這種大膽冒險的風格。

當時協會其實面臨着越來越少年輕人入會的問題,爲了吸引年輕血液,高田唯邀請了在年輕人和學生中非常有人氣的平山昌尚,他畫了下面這個笑臉。

幼稚的畫風,隨意的居中,未經美化的字體,這些突破性的改變讓一些傳統設計大師勃然大怒。

就這,怎麼能代表日本的設計?!

當時,JAGDA中一位長高田唯十歲的協會成員、平面設計師在 Twitter 上甚至用英文大爆粗口。

但高田唯並不爲這些批評聲音所動,他堅持着自己的“奇怪”,在不尋常的配色與排版中逐漸固定下來風格,繼續探索設計“錯誤”,自成一派。

那麼,這位設計師是有什麼想不開嗎?爲什麼會想把招貼設計成這樣?

02

爲什麼開始審醜?

高田唯梳着一絲不亂的背頭,穿着乾淨樸素的襯衫長褲,看上去和一般的嚴肅設計師沒有什麼兩樣。

2006年他創辦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 Allright Graphics,翌年又成立了活版工坊 Allright Painting,同時他也是日本知名美術高校東京造型大學的副教授。

光從外表和履歷來看,很難將這個清秀的男子與上面叛逆的海報風格聯繫在一起。

然而從2011年起,高田唯便漸漸走上了一條離經叛道之路。

2011 年日本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還引起了福島的核泄露事故。在這一年,高田唯的父親去世了。他將對父親和這次日本災難的緬懷留在了下面這張海報上。

“海報一定是長方形的嗎?”高田唯問自己。

他想到父親經常教導他要讓“設計與社會發生聯繫”,於是在這張海報中他採取了這個特別的樣式,一個抽象化了的日本東北地區形狀,也是地震發生的地方。

也正是在“讓設計與社會發生聯繫”的思考下,高田唯走上了一條和學院派設計完全相反的道路。

他的設計靈感往往來源於街頭,而不是學校里老師教的信條。

他發現街頭自然的設計竟有如此自由的表達。三個箭頭堆疊在一起,這對學過設計的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錯誤”,卻是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標識。

他發現烤肉店老闆用着稍顯笨拙但又滿懷誠意的扭曲箭頭向客戶解釋着每樣物品,雖然算不上傳統的“美觀”但卻最好地達到了傳達信息的效果。

爲了把客人引導過來,店家用紅色的膠帶非常認真地製作了手工地圖。他們想告訴大家如何到達新店,不要走錯了,只是想把這樣的信息和心情傳達給大家,其他都無所謂。

從這些不加修飾的設計中,高田唯看到了質樸的動人之處。

在日本設計界,大家都非常在意把設計做得美觀、規整,卻也同時被一套思維定式所限制。

那些優雅卻與人隔了一段距離的設計,開始漸漸脫離了信息傳達的本質。

而在這些街頭的招牌中,雖然沒有想做得更美的態度,但這種爲了不讓人們產生混亂,想要正確引導,急切地把信息傳遞給大家的心情讓高田唯覺得非常感動,他喜歡這樣的作品。

除了日本,高田唯又繼續來中國進行設計探索。

在這裏,他繼續感受着來自勞動人民設計的感動。

熟食店主明明是想展示給大家食物的圖片,卻強制在照片的上面放了這麼大的文字;幾乎和人一樣高的“5元3樣”寫的如此之大,讓人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表達欲;一個普普通通的“推”字,卻裝飾了相當繁複的花紋在周圍。

這一切,都深深吸引着來自日本的設計師,在高田唯眼裏,這是真正的“設計解放”。

同樣讓他着迷的還有之前被全民吐槽過的椰樹牌椰汁。

這個寫滿文字,包裝配色很厲害的飲料對高田唯來說可真是太有趣了,“完全沒有這個商品‘應該有的樣子’,這樣的設計能夠存在於市場,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甚至,他還發ins表示每天都要喝上這樣一杯。

受到中國民間智慧的啓發,高田唯在2018年於上海舉辦的展覽中更是放飛自我,做出了讓民間也都震驚了的宣傳設計。

取材於電動摩托標牌上的排版和配色,讓我們看到了日常生活中被忽視的一面。高田唯認爲,也許在這些街頭巷尾中,才隱藏着真正的中國設計。

03

新醜風已成爲新風尚?

然而,不是說將這些花裏胡哨的宣傳照抄一遍就是好的設計,也不是說因爲他們來自街頭就要嗤之以鼻。

小印認爲,高田唯展覽中的摩托車牌並不能算成功,但是由他引起的在新醜風上的探索上卻越來越走上正道了。

回到信息傳達的本質,這是新醜風想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想要炒作新醜風的人只看到了醜、土和奇怪,理解背後理念的人卻看到了清晰、效率和設計傳播的變革。

從2017年驚駭日本設計界的突破至今,新醜風從高田唯個人的探索變成了越來越多設計師共同努力的方向。

打開思路後,我們發現原來設計還可以如此自由明朗。

在剛剛結束的abC藝術書展中,我們從展覽的宣傳頁就能很明顯地看出新醜風的痕跡。

高飽和度高亮度的配色與粗曠的圖形設計,簡潔的排版,好像完全顛覆了之前對宣傳設計的種種個規定。

而在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海報中,也可以明顯地看到新醜風排版和字體的影響。但作爲一張要面向更廣闊大衆的海報,這裏沒有做過多的字體變形和圖案扭曲,整體風格在穩重中又有一些前衛。

來自新加坡的設計師Darius Ou也和高田唯一樣是平面設計規則的“挑戰者”,他在一年內創造出了365張海報嘗試打破“好設計”的刻板原則,是新加坡“新醜風”的重要倡導者之一。

除此之外,也有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去嘗試探索不一樣的設計風格,去反抗原有的“舊美”規則,去探索設計的無限可能。

高田唯作爲第一個引路人,扛住了所有的指責和謾罵,但是他開啓的,是整個設計系統的解放。

本文授權自印客美學【id:ink20160101】

一個美學和藝術的科普地,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審美,歡迎關注這個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