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三公舞臺,一播出就上了好幾個熱搜。

只是這關鍵詞,充滿了質疑。

導火索,昨天其實已經說過,就是實力強勁的孟佳的淘汰。但是觀衆們對於節目最大的質疑,其實來自於節目組一開始立下的flag。

展現女性最有魅力的時刻,做最好年紀的自己,打破規則,重新定義30+女性。口號喊得響亮,姐姐們也又美又颯,觀衆們的情緒高潮一下被點燃。激動的心情充斥各個社交平臺——

“很開心中國也開始宣傳'老女孩'的美了”

“初觀感:腦子以每7分鐘1熱搜的腦補速度運轉”

“姿勢很好,你很難在市場上找到一款比它折衷得更好的女性主義產品了”

一開始打着不按觀衆口味做女團的口號,說不能觀衆要什麼就給什麼,看起來是要打破原本的規則,在今天這樣一個女性地位上升卻又尷尬的時代,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姐姐們能夠立住新時代女性榜樣,打破針對女性審美製定的條條框框,展現“姐姐們”自己的風采,展現堅韌的力量。

這樣的噱頭一經打出,無數人翹首期待,“三十而驪”的百萬文案,三十位獨立個性的姐姐,節目一出,氣勢就碾壓全網。

第一期節目是所有人公認最精彩的一期,也是最符合“浪姐”本質的一期。各種性格交錯的“女明星茶話會”、每個帶着自己氣場而來的姐姐和沒有彩排的上場。真實又有趣,有玩心重的,比如靜靜子,有來蹭免費老師的,比如萬皇,還有想靠着這個節目吸引一波關注度力圖破局目前發展瓶頸的,還有爲了趕緊換掉太緊的表演服自告奮勇的陳松伶,被嘲90年代夜總會表演,不僅歌老還順拐的張雨綺。但無一例外都是最屬於他們自己的一面,一下子打破了聚光燈下那種精緻而冷漠的外衣。

姐姐們的金句,更是熱搜的常客,感覺整理一下就能成“金句手冊”。

伊能靜:能不能你配合我,別讓我配合你。

張雨綺:喜歡我的人多?不喜歡我的人更多!裙子甩起來!

萬茜:作爲演員,以前都是在角色裏,這次可以試試演自己。

丁當:我可不止於此。

王霏霏:放在中國,我實力是A。

黃齡:我光靠作品就可以說話,總比人紅歌不紅好。

黃聖依:我是什麼風格?

寧靜:你就是你啊。

那麼,全民爆讚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又是怎麼變成了現在的“垮臺”呢?其實我們從觀衆們的看法中就能瞥見端倪。

“我想看的是圍繞姐姐打造女團,而不是爲了女團打造姐姐們。”

原本萬衆期待的30+姐姐重新定義的“國潮女團”,卻越來越偏向傳統的韓式女團。特別是對於浪姐的評分,簡直是網友的衆矢之的,人氣話題第一,美貌第二,實力以前兩個指標爲標準,每一場都按觀衆喜愛度淘汰。

所以,網友們的指責也大多是“恨鐵不成鋼”似的可惜,原本一大把獨特又精彩的姐姐,但是絲毫不珍惜,偏偏這些“特別”放在一鍋亂燉裏,看着時下最新潮的“菜譜”,做出來全是快餐式的老味道。

“看看吧,30+的姐姐也可以有20+的風采”

一手好牌打個稀爛,可以說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現狀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