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楊內閣指的是明朝時期的內閣重臣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他們三人分別歷經了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宣德直至正統時期,他們三人入主內閣,成爲了大明朝權力巔峯的人物。他們在任輔臣期間,安定邊防、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明朝的國力繼續沿着鼎盛的軌道發展,並使明代閣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來的皇帝辦事員轉變爲具有丞相性質的輔臣,他們因此被史家視爲名臣。三楊內閣也是明朝歷史上最佳的權利組合。

爲何三楊內閣不阻止明英宗朱祁鎮親征瓦刺,這個問題非常要解釋,因爲在明英宗朱祁鎮想要親征瓦刺的時候,三楊內閣都已經全部去世了。朱祁鎮即位的時候是在宣德十年,當時的朱祁鎮還只是一個八歲的幼兒。

國強主弱顯然是不行的。所以在宣德十年雖然朱祁鎮即位了,但朱祁鎮僅僅也只是一個娃娃皇帝罷了。當時整個大明朝的實際控制權都在太皇太后張氏的手中掌握。太皇太后張氏是明朝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他手握大權並沒有謀求私利,而是一心爲公。她先提拔重用了三楊內閣掌管國事,之後又親自教導朱祁鎮。

更重要的是,太皇太后張氏掌權期間,太監王振不僅沒有一點貪權的機會,相反還被張氏給壓得死死的。三天兩頭的把王振找過去罵一頓,有效的壓制了王振。這就使得在張氏掌權期間,王振並不敢貪權,相反王振還非常的聽話乖巧。直到後來太皇太后張氏和三楊內閣先後離世,王振纔開始跳脫起來。三楊中楊榮是在正統五年去世的,楊士奇是正統九年去世的,楊溥是正統十一年去世的。太皇太后張氏是正統八年去世的。朱祁鎮想要討伐瓦刺的時候三楊早就離世了,骨頭都快爛了,他們拿什麼阻止朱祁鎮呢?

而朱祁鎮之所以會動起了親征瓦刺的念頭,一方面是因爲朱祁鎮生活在錦衣玉食的生活中。他根本沒有經歷過任何的苦難。他總想着效仿當年自己父親親征打敗漢王一樣,朱祁鎮也想擊敗瓦刺來宣揚武功。他認爲蒙古人分裂出的瓦刺根本不值一提。但誰想朱祁鎮輕視了敵人,也把自己想象的過於強大了。

另一方面王振也在不停的唆使朱祁鎮出征。明朝和瓦刺的關係惡劣是王振一手導致的。他闖了禍自然想要圓過去。再加上他也看不起瓦刺,所以不停的唆使朱祁鎮出征。就這樣年輕的朱祁鎮經歷了人生中的重大挫折。朱祁鎮原本有機會可以成爲一個偉大的皇帝,但溫室中成長的皇帝缺乏鍛鍊,再加上太監王振的唆使,這才導致了明朝歷史上最屈辱的事件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