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護理中心主任陳興華表示,中醫對口臭早有記載,在中醫典籍中又名“口氣穢”“息臭”等。

在臨牀上,中醫採取鍼灸、穴位按摩、內服中藥等方法調理,能夠取得不錯的療效。其中,針刺或按摩勞宮、內庭、大陵穴等穴位,可有效治療口臭問題。

勞宮穴

該穴位於手掌心,在第二、三掌骨之間,偏於第三掌骨。即握拳屈指時,中指指尖所指處。

勞宮穴爲手厥陰心包經滎穴,因“滎主身熱”,所以勞宮穴善於清熱瀉火,治療脾胃之火引起的口臭。

按摩方法:可採用按揉的方式,用拇指的指腹按揉勞宮穴100次,以穴位局部有明顯痠痛感爲度。

大陵穴

該穴在腕掌橫紋的中點處,位於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大陵穴爲心包經輸穴,能夠治療心脾之熱上攻所致的口臭。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壓右手大陵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持續30秒後漸漸放鬆。如此反覆操作,左右手交替進行。

內庭穴

內庭穴屬足陽明胃經之滎穴,善清瀉胃火、消積化滯,治療胃火上炎引起的牙痛。

按摩方法:在按壓內庭穴時,可採取坐位屈膝的姿勢,腰部向前傾,用拇指指腹點揉穴位。點揉的力度要均勻、柔和,不要過於用力,按壓時以有明顯的痠痛感爲宜。

指導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護理中心主任 陳興華

通訊員/鎖卓琪

文/健康參考全媒體記者陳曉琨

圖/來源網絡

編輯/張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