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劉曉明大使就中英關係舉行中外記者會開場白)

大家上午好!

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中外記者會。

今年是中英關係開啓“黃金時代”5週年。年初以來,習近平主席與約翰遜首相兩次通電話,就推進中英關係及兩國共同抗疫達成重要共識。兩國政府各部門認真落實這一重要共識,積極開展多領域合作。中英雙方本應珍惜這一良好勢頭,推動兩國關係向前發展,但令人遺憾和痛心的是,近來,中英關係遭遇一系列困難,面臨嚴峻形勢。

人們在問;中英關係怎麼了?英國媒體也在問,中英關係出現問題原因何在?是中國變了?還是英國變了?今天我就來回答這個問題:中國沒有變,變的是英國。中英關係遭遇困難,責任完全在英方。

首先,中方堅定奉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沒有變。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和平等互利,是《聯合國憲章》確立的國家間關係的基本原則,是國際法與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也是中英關係的基本原則,被寫入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中國從不干涉別國的內政,包括英國的內政,也決不允許別國干涉中國的內政。但是,近期英方卻一再違反這些重要原則:在涉港問題上無端指責香港國安法,改變英國國民(海外)(BNO)政策,暫停與香港引渡協定,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嚴重干擾香港穩定與繁榮;在涉疆問題上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在雙邊和多邊渠道對中國治疆政策大肆抹黑攻擊,借所謂新疆人權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嚴重毒化中英關係氛圍。

第二,中方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沒有變。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堅定不移的戰略選擇和鄭重承諾。中國沒有侵略擴張的基因,沒有也不會輸出自己的模式。中國發展是爲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而不是要威脅誰、挑戰誰、取代誰。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的發展壯大隻能使世界更和平、更穩定、更繁榮。而英國一些政客,抱守“冷戰思維”,與英內外反華勢力遙相呼應,大肆渲染“中國威脅”,將中國視爲“敵對國家”,揚言要與中國全面“脫鉤”,甚至叫囂要對中國發動“新冷戰”。

第三,中方認真履行自身國際義務沒有變。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週年,中國是第一個簽署《聯合國憲章》的國家。中國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簽署了500多個多邊條約。中國始終認真履行自身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從未“退羣”、“毀約”,從不謀求本國利益優先。英方妄稱中方出臺香港國安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未履行國際義務,這完全是錯誤的。《聯合聲明》的核心要義是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而香港國安法正充分體現了中國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中國政府在《聯合聲明》中闡述的對港方針政策是中方單方面政策宣示,既不是對英方的承諾,更不是所謂國際義務,“不履行國際義務”的帽子扣不到中國頭上。反倒是英方不履行國際義務,違背自身承諾,改變BNO政策,暫停與香港引渡協定,擾亂香港人心,干擾香港國安法實施,干涉中國內政。

第四,中方致力於發展對英夥伴關係的意願沒有變。2015年習近平主席對英國國事訪問期間,中英發表聯合宣言,決定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中國始終將英國看做夥伴,致力於發展健康穩定的中英關係。正如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前天與拉布外交大臣通話時指出的那樣:“對英國而言,中國始終是機遇而不是威脅,是增量而不是減量,是解決方案而不是挑戰。”然而,英方近來對華認知和定位發生重大變化,出現嚴重偏差,“禁用華爲”就是最突出例證。這不是英國如何對待一家中國企業的問題,而是關係到英國如何看待中國的問題。英國究竟是把中國看作機遇、夥伴,還是威脅、對手?是把中國看作友好國家,還是“敵對”或“潛在敵對國家”?英方領導人多次表示要發展平衡、積極、建設性的中英關係。我們聽其言,觀其行。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向縱深發展。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經濟全球化遭遇嚴重衝擊,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中英關係?中英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二十國集團等國際組織重要成員國,都是具有全球影響的大國,都肩負着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發展的重要使命。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中英關係,不僅符合中英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繁榮。我們有一千個理由把中英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英關係搞壞。如何搞好中英關係?我認爲,做到以下三點至關重要:

一是相互尊重。歷史告訴我們,只要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得到遵守,中英關係就向前發展;反之則遭遇挫折,甚至倒退。中國尊重英國主權,從未做任何干涉英國內政的事。英方也應以同樣態度對待中方,尊重中國主權,停止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避免中英關係受到進一步損害。

二是互利共贏。中英經濟互補性強,利益深度融合,雙方從彼此合作中都獲得了巨大收益,不存在誰更依賴誰、誰多佔誰便宜的問題。希望英方不要受個別國家的壓力和脅迫,爲中國企業提供開放、公平、非歧視的投資環境,重塑中國企業對英國的信心。在“後脫歐時代”和“後疫情時代”,中英在貿易、金融、科技、教育、醫療衛生領域有廣闊合作空間,在維護多邊主義、促進自由貿易、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等方面擁有廣泛共識。英國要打造“全球化英國”,繞不開、離不開中國。與中國“脫鉤”,就是與機遇脫鉤,就是與發展脫鉤,就是與未來脫鉤。

三是求同存異。中英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不同,難免存在分歧。70年前,英國在西方大國中第一個承認新中國。70年來,中英本着求同存異的精神,超越意識形態差異,推動中英關係不斷向前發展。70年後的今天,中英關係更加豐富、更加深入,不是你輸我贏的“對手關係”,更不是非此即彼的“敵對關係”,而是平等相待、互利共贏的夥伴關係。我們應當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管控和處理好雙方分歧,不讓反華勢力和“冷戰分子”“綁架”中英關係。

我常說,只有擁有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列顛”纔是名符其實的“大不列顛”。無論是1950年英國在西方大國中首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954年與中國建立代辦級外交關係,還是英國選擇加入亞投行、與中國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伙伴關係,英國在關鍵歷史節點,都頂住外部壓力,做出了正確的戰略抉擇。現在,中英關係再次處於關鍵歷史節點。我希望,英國政治家和各界有識之士,認清國際大勢,排除各種干擾,把握時代潮流,做出符合中英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的戰略抉擇。

羅崇緯 本文來源: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責任編輯:羅崇緯_NB120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