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貝克街探案,作者 | 賈沛霖

曾學忠何許人也?在雷軍發佈微博前,可能大衆對於他並不熟悉。

雷軍在7月29日下午發了一條微博:“小米迎新了,歡迎新夥伴曾學忠!”衆人這才知,曾學忠是何方神聖。

他有着20多年的工作經驗,清華高材生畢業,在中興、紫光浸淫多年。如果論起在手機和芯片領域的經驗,曾學忠在國內企業中沒有多少人能出其右。

不僅此次曾學忠入駐小米,擔任負責手機的副總裁,同時在去年他自己還創辦了一家通信公司。在擔任小米副總裁的同時,他仍然擔任這家公司的董事長。

這也體現了雷軍此前透露的小米幹部選拔原則。雖然主要以內部提拔爲主,但是雷軍近兩年在外部引進人才的力度上,絕對是超過以往。

2019年1月,雷軍的人才引進初顯成效。前金立集團總裁盧偉冰加盟小米,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Redmi品牌總經理。2020年1月,原聯想集團副總裁常程加入小米。2020年6月,前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楊柘履新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營銷官。

從盧偉冰,常程,再到楊拓,曾學忠,雷軍的人才引進,逐漸下滿了一盤大棋。

推銷天賦異稟

1973年,曾學忠出生在廣東蕉嶺,家裏是書香世家。而且蕉嶺人本身就十分擅長溝通,當地人特點就是健談。這也爲後來曾學忠在銷售領域上一騎絕塵,打下了基礎。

不僅在健談方面異於常人,曾學忠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學霸。1991年,曾學忠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現代應用物理專業。在清華校園中,曾學忠開始了在光纖通信領域的學習。

正如此前許多互聯網大佬都有着在校園中做生意的歷史,曾學忠也曾在清華園中發了一筆小財。

那個年代,倒賣光盤十分盛行,中關村正是當時光盤的集散地。曾學忠夥同幾個同學一起跑到中關村批發遊戲光盤,再回到清華園內售賣,並且還提供上門推銷服務。僅僅一個暑假,他就賺夠了接下來一年的學雜費用。

持續不斷的小生意,讓曾學忠在大學裏的時光過得十分舒適自在。在不斷的推銷過程中,他的營銷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1995年,由於他的表現十分突出,曾學忠被提前招入中興擔任校園大使,並負責中興在當時北京高校的校園招聘活動。

身爲一個理科型人才,曾學忠的營銷能力卻超出尋常理工科學生的數倍。這不得不說是他的天賦異稟。

1996年,曾學忠從物理系畢業之後,立刻就被中興招入了麾下。隨即在一年之後,中興成立新的市場部,而曾學忠成爲其第一批營銷人員。

剛開始在市場部工作時,曾學忠看到了當時西南市場的廣闊空間以及成長潛力,於是主動申請自己去西南地區負責。僅僅三年,曾學忠就打開了中興當時在西南的市場。

“我每到一地,我就能很快地和當地人打成一片,”曾學忠透露自己的營銷成功之道。

2000年,曾學忠就因爲業績優異被提拔爲西南地區貴州和雲南區域總經理。不可思議的是,曾學忠把西南地區的戰績,做到了中興內部全國前三。

而從2002年開始,曾學忠就擔任中興第二事業部副總經理。從原來的西南省級總經理,變成負責南方片區11個省,數百名員工的管理工作。在他擔任副總經理的兩年間,其管理區域的銷售額從20億增長到40億之多。

2006年,中興內部將曾學忠提拔到了中興通訊擔任高級副總裁。而在他擔任高級副總裁期間,多個片區創造了營收10億的銷售奇蹟。“曾十億”的名號,也隨之傳開。

接下來的七年中,曾學忠在中興的日子越過越順。中興通訊憑藉着那時與中國國內運營商的定製機合作,佔據了相當大的國內手機市場份額。

失意的6年

曾學忠在生涯的前17年間(1996-2013),都堪稱順風順水。不僅自己從一個基層銷售人員一步一步晉升到中興通訊的高級副總裁,而且還在中興內部收穫了無數讚譽,被認爲是得力干將。

但是曾學忠的生涯,到了2013年開始發生了轉變。

進入2010年後,許多廠商開始進入手機領域,尤其是當時的互聯網手機概念被炒得如火如荼。

而中興仍然固執地堅持着與通訊商的定製機業務,以及長期忽視互聯網手機的異軍突起和營銷策略。秉持着機海戰術的中興手機,在諸如小米魅族的攻勢之下節節敗退。

轉折點發生在2013年,中興首次跌出了國內手機市場前五。

那時正逢運營商即將停止定製終端機補貼政策,中興通訊業務未來發展向哪裏轉變,成了每個中興人心頭的疑問。

而他們所能想到的,讓39歲的曾學忠接替了此前的老將何士友出任終端業務的掌門人。

曾學忠雖然此前戰功赫赫,但是擺在他面前的,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爛攤子。

中興在通訊市場上的節節敗退,代表着中興此前賴以生存的機海戰術商業模式被徹底顛覆。當時許多人並不看好曾學忠能夠帶領中興手機完成逆襲。原因即在於,曾學忠沒有能夠轉化整個中興通訊理念的能力,並且他們已經錯過了轉型最佳時機。

事實果然如此。雖然曾學忠在那兩年持續的對中興通訊進行年輕化、高端化、精品化的戰略宣傳,但是並沒有激起太大的水花。多款當家手機在網購平臺的好評率均低於90%。相比於競爭對手,實在略爲慘淡。

2014年,經過了一年時間的升級改造,曾學忠交出了他掌管中興通訊後的第一份答卷:全球出貨量爲4800萬臺。但是這一數字仍然落後於華爲的7500萬,以及小米的6112萬。

曾學忠雖然仍然堅信自己能夠完成這一任務,中興通訊能夠趕上與前面二者的差距,但是這一差距反而被市場無情的拉大。2015年,中興的全球出貨量爲5600萬臺,但是國內市場僅僅1500萬,甚至不如當時的魅族。

這一數字在2016年變得更加的慘淡。當年中興的出貨量僅爲3560萬臺,相較於2015年暴跌2040萬臺,而且中興2016年營收只增長了1%,淨利潤則暴跌143.49%,虧損額達到了23.6億元。

這一表現讓中興高層認爲曾學忠已經無力再負責通訊市場。隨即曾學忠被“退位”至EVP一職,但是實權已經旁落。

縱觀曾學忠失敗的這三年,其實很多跡象都已經表明他在營銷方面的失策。

過快地放棄整個運營商市場,並且將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線上渠道建設,而忽視了線下實體店。後來的一切證明,中興太快放棄運營商以及線下實體店,使得OPPO和vivo在短期內佔據了極大的優勢。而線上又拼不過以互聯網銷售爲主題的小米和魅族,中興出現業績暴跌,實屬情理之中。

曾十億的神話不再,接下來的路又該往何方?

新的啓程

雖然中興並未將曾學忠辭退,但是將其調任爲EVP,讓曾學忠感到自己不再適合中興。

2017年4月,曾學忠向中興通訊遞交了辭職報告。在20天之後,他加入了紫光集團任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這也是在中興通訊任職20年之後,曾學忠在新的半導體領域開拓了屬於自己的新戰場。

在紫光的兩年中,曾學忠主要任職紫光展銳的CEO,也就是此前的展銳以及銳迪科收購合併之後產生的新公司。

在他的手上,紫光展銳陸續發佈的兩大新產品線“虎賁”、“春藤”。而展銳也在曾學忠的帶領下,向5G方向發展。

2018年12月,紫光集團宣佈,曾學忠圓滿完成了紫光展銳的過渡期CEO工作,重新回到集團內繼續擔任執行副總裁一職。但是僅僅三個月之後,曾學忠就向紫光集團遞交了辭呈。

辭職後的曾學忠轉而加入了由深圳市福田區政府牽頭成立的匯芯通信,開始了新一段征程。匯芯通信的主要研究方向,即爲新型半導體材料及工藝、基站用中高頻核心器件、面向射頻前端、硅基毫米波集成芯片。

這也是爲何此次曾學忠入職小米,引發了對於小米自研芯片的無限猜想。

縱觀曾學忠的20多年職業生涯,順風順水,黯然下場,重新出山,是他的標籤。而雷軍所看中的,也正是他在行業內的浸淫和經驗。

曾學忠這個以往不爲公衆所熟知的名字,會在小米聲名遠揚嗎?(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