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孤獨、焦慮等負面情緒,年輕人需要一個“樹洞”產品。這個產品可能是興趣社區即刻、以學習工具切入的垂直社區Timing、基於聲音的身心健康類應用潮汐、心理診所KnowYourself、星座情感問答社區測測星座等。

其中,測測星座是一個面向星座愛好者的口袋星座APP,成立於2011年。目前平臺註冊用戶量約1000萬,擁有星座塔羅師約10000名,功能包括性格測試、興趣社區、直播等。

2019年Q3,測測星座公司孵化了基於心情記錄的社區產品趣鴨,以AI技術切入,通過分析心情解讀用戶心理健康狀態。目前趣鴨APP已在各大應用市場上線,並連續迭代了10多個版本。截止今年Q2,新產品已累積約60萬初始用戶,日活用戶約5萬人,次日留存率約30%。

爲什麼在測測星座的基礎上推出以心理爲特色的社區產品?測測星座CEO任永亮告訴36氪,測測是一個以星座爲主的社區產品,更側重於情感解答,星座理論是一個並非完全科學的新興文化。而心理健康類產品則需要基於科學的心理學理論。

另外,兩個功能面向的人羣也不一樣,測測的用戶主要生活在一、二線城市,年齡在20歲-30歲之間。趣鴨的用戶年齡更小一些,主要在18-24歲之間,以大學學生爲主。基於這樣的考慮,團隊推出了新產品趣鴨。

(圖片來自趣鴨)

目前趣鴨正處在測試階段,已上線的功能包括記錄測評,即通過對用戶每天記錄的心情內容進行文本分析,自動檢測用戶的心理健康狀態,針對有症狀的用戶給予一定的建議。

除此之外,APP還提供MBTI職業性格測試和房樹人繪畫心理測驗等測試工具,幫助用戶加強對自己性格的瞭解。用戶還可以通過APP得到陌生人的安慰、支持與鼓勵。據團隊統計,在趣鴨APP中,用戶經常提到的一個詞是“溫暖”。

趣鴨的兩大定位是工具性和社區性。

第一階段,趣鴨主要以工具屬性爲主,後續產品將逐漸向社區轉變。團隊下一步的解決方案有兩個層次:團隊正在開發心理AI機器人,結合用戶所發內容,和用戶產生交流。接着,基於傳統認知行爲療法,平臺將引入更多心理專家完善機器人功能,根據用戶反饋和前期數據,優化模式。

除了機器人自動對話,平臺還將通過完善人和人之間的互動機制,引入專業心理學諮詢師爲用戶答疑解惑,來改善用戶的心理狀態。

任永亮認爲樹洞類產品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在於社區裏的負面內容太多,大量負面情緒漸漸毀掉社區的氛圍,而基於AI算法的智能系統可以作爲一個解決方案。通過分析用戶特徵,平臺篩選可能更感興趣的內容呈現給用戶,提升用戶體驗。另一方面,AI心理機器人還可以緩解國內專業心理諮詢師缺乏的痛點。

此前,團隊在測測平臺已經增加了AI對話機器人功能,並累計文檔記錄數百萬條。同時,團隊還在測測引入了心理情感諮詢師,並且持續對風控、諮詢流程、諮詢師認證、培訓方面進行了完善和升級。這些工作爲同類型功能在趣鴨上線提供基礎。

團隊初步設想的變現路徑包括問答服務、諮詢服務、直播服務、廣告收入等。

下一步,團隊的工作重點是提升留存率。主要方式有幾個方面:第一,探索更多內容分享形式,比如加入語音心情記錄等。第二,提高對話機器人的服務能力。第三,加強內容質量,引入更多實用的心理測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