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历史上反贪最厉害的皇帝,朱元璋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不仅仅是农民出身,他本身生活的那个时代有局限性,元朝末年社会大动乱时代可想而知。一系列社会问题积重难返,其中官员贪污吏治败坏定在其中。我们看老朱后面对贪官污吏大开杀戒,和以前的经历息息相关。假如说朝廷能够多多包容一点,也断不会如此。第一:朱元璋夺取天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主要目的严惩贪污腐败

1:民以食为天,朱元璋设立通政使司,登闻鼓等作用目的为老百姓好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如果吃不上饭,闹灾荒,很容易激起民变。朱元璋就是从造反队伍中脱颖而出的,说到改善民生他最有办法。因此在宫门外设立了登闻鼓,发明了通政使司,从此政令通达。龙阳县有一个典史叫青文胜,这个典史是个不入流的品官。

由于家乡闹灾荒的缘故,朝廷不理解,地方上强行征税。别人负担不起就抓起来,一顿毒打。等到有钱的时候再把其赎买。这个青文胜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干脆进南京为老百姓请命。两份奏疏上去,登闻鼓敲了,一点反应都没有。

于是他用自杀点醒了洪武皇帝朱元璋,经过老朱一番调查,才知道有冤情。他虽然做了很多坏事,不可否认对老百姓真的没的说,立马减免了龙阳县三年的赋税。

2:中央行政,军事,司法的改革

朱元璋在中央行政,军事,司法方面的改革也是无人能出其左右。明朝建立之初延续了元朝的许多制度,比如说行政方面的中书省宰相制度,军事方面的大都督府掌管军事,司法方面的御史台,专门负责纠察。

自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以来,皇权自古达到了巅峰。本来他对中央机构的管理分为三种,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胡惟庸案爆发以来,中书省自然被老朱废除;大都督府掌管全国军事,老朱觉得受到很严重的威胁。于是把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前,左,右,上下;掌管司法一直以来都是御史台,没过多久改为都察院。名字没变,但是权利逐渐增大。第二:朱元璋手下一个很有名的御史叫韩宜可,不避权贵弹劾胡惟庸

1:御史是天子耳目,专门负责纠察这一类,如他犯案,罪加三等

御史虽然是品级比较低的小官,但是权利很大。基本上在皇帝之下,万人之上,就连宰相也得心惊胆战。曾经有一个退休的老干部,有一天朱元璋突然想到他了。于是安排手下一个御史前往其家乡看望,当时正看到一个老头在那里锄地。问道:“您好,您认识某某某吗?”那位老人回答说我就是他,御史把消息告诉给朱元璋,老朱很高兴。御史上天入地,无所不管。可如果御史犯罪,罪加三等。

2:御史最有名的韩宜可,不避权贵弹劾宰相胡惟庸

明朝初年有一个很有名的御史叫做韩宜可,他在至正年间担任御史台的属官。由于受到元朝四种人制度的影响,没有得到重用。等到朱元璋夺取天下之后,不久提升为监察御史。他性格耿直,从来不避权贵弹劾人。当时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正好得到了朱元璋的宠幸。

韩宜可很早就看出来了他们不是好东西,韩宜可直接去往皇帝身前拿出一本奏疏弹劾胡惟庸。说道:“他们看起来是忠臣,其实用心险恶。恃宠而骄,作威作福,请求陛下斩首以安天下心。”此时胡惟庸还是老朱的宠臣,他觉得别有一番味道,大怒把他关进牢狱中。不久胡惟庸案爆发,他被放了出来。

3:韩宜可多次向明太祖朱元璋进言,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洪武九年,韩宜可被任命为陕西按察司佥事。当时官吏犯罪的,鞭打刑罚以上的都被贬到凤阳前去屯田。韩宜可接着上奏说:“陛下您这个举动很不合适,万一放跑了奸细小人,误伤了忠臣,会导致自己后悔不已。请求区别对待以安天下人之心。”朱元璋思考一会儿,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没过多久,他到京师拜见皇帝。看见他把没落官员的妻女赏赐给各衙门官吏,只有韩宜可不接受。并且极力辩解:“自古以来,犯罪的家人不能以奴隶对待。犯罪肆意株连,这些罪人之女我不能要。”朱元璋不禁感慨的说道:“现在许多人都抢着要这些妻女,韩宜可却能不为所动,实属难得。”

韩宜可犯罪将要被斩杀的时候,朱元璋亲临现场。经过调查一番是子虚乌有捏造的事实,于是赦免了他。他上奏皇帝20多件事,正确的都被老朱采纳。我现在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说朱元璋是暴君?如果是暴君,不可能有韩宜可这样直言不讳的忠臣,是暴君昏君早就一刀杀掉。更何况他还是朱元璋,不管是惩贪方面,还是对待老百姓方面,在小殷看来都已经做到了极致!以上是小殷说历史的原创文章,有不同意见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大家多多一起互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