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電視劇中,孔雀公主溫柔善良,對情嬌羞而柔美,心屬唐僧,爲他做飯,爲他牽掛,當知道唐僧要前行,只能將愛埋在心中,輕輕揮手告別唐僧,那一刻她揮一揮手,帶不起一片雲彩,只有那遺憾的告白:御弟哥哥,別忘了孔雀,此生只爲你開屏的孔雀。

在《西遊記》原著中,並無孔雀公主這個爲愛很傻很天真的女孩,但的確提到過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的女兒。

01、悟空治相思病

當唐僧師徒來到朱紫國,得知朱紫國王生病,事情發展就很詭異了。

石頭蹦出來的猴子居然知道這是相思病,還很牛逼地拿出了藥方,並跑去妖怪洞裏接回金聖宮娘娘,徹底解決了國王鴛鴦分飛的病根。

鴛鴦雙宿雙飛形影不離,滿園的春色令人無限陶醉,唐僧與女兒國國王一段深情讓孫悟空明白了愛情?紫霞仙子真不是孫悟空的夢?紫霞仙子真的曾經想爲孫悟空生小猴子?

故事繼續。

孫悟空拿着紫金鈴,對着金毛猻一陣狂噴,當初燒老孫,如今也要把你做成烤肉,叫八戒來喫。

這時觀音姐姐來了:悟空啊,打個商量唄,放過我的坐騎吧!

被緊箍咒折騰得死去活來的孫悟空最喜歡和觀音姐姐鬥嘴了:爲毛?

於是觀音說了朱紫國王這災的由來。

02、朱紫國國王射孔雀大明王菩薩幼女

朱紫國國王當時還是個太子,精力旺盛,一天天無處發泄,於是跑去打鳥。

策馬奔騰,對酒當歌,要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啊,啊啊,啊!來到了落鳳坡

哇,前方有兩隻小小鳥,怎麼飛也飛不高!

說也遲,那時快,就見朱紫國國王隻手掏雙箭,架在弓上,悄悄地靜靜地猥瑣地瞄準兩隻小鳥,然後“嗡”的一聲中射了個正着!

一隻雄小鳥受了輕傷,另一隻雌小鳥被射得半死,帶着箭跑回西方找孔雀大明王菩薩救治下才活了過來。

原來這兩隻小鳥是孔雀大明王菩薩一對幼小兒女,翅膀都還沒長硬,偷偷跑出來玩的。

孔雀大明王菩薩是誰?當初敢吞如來的主!

雖然入了佛門,歇了火氣和殺心,但一對兒女被人射成這樣,都是身上掉下的肉,誰還不疼啊!當時就對觀音說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拆他夫妻三年,讓其受相思之苦,方知親人離散之痛,讓世人知道隨意殺生落在己身的難過。

觀音的坐騎金毛猻上了心,跑來擄走了金聖宮娘娘,剛好應了朱紫國國王三年夫妻離散之劫!

菩薩道:“這個王還做東宮太子,未曾登基,他年幼間,極好射獵。他率領人馬,縱放鷹犬,正來到落鳳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所生二子,乃雌雄兩個雀雛,停翅在山坡之下,被此王弓開處,射傷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帶箭歸西。”

這裏我把“歸西”理解爲迴歸佛界尋求母親治療,也可理解爲死亡,因爲這關係着題外話。

如果按照《西遊記》原著所說,如來敢動大鵬,是因爲大鵬在獅駝嶺阻止唐僧西行,但因爲孔雀公主對唐僧並無企圖,最多也就是一個女子的愛慕之情,也未阻擋取經之路,如來自然不會針對孔雀公主而生出是非。孔雀公主的地位相當特殊,鳳凰的後人,孔雀大明王菩薩的幼女,大鵬的侄女,孔雀大明王菩薩與大鵬都已皈依佛界,所以如來只會像對待後輩一樣看待孔雀公主,喜愛有加,不加責難。

題外話:落鳳坡有古怪

三國迷都知道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所以鳳雛來《西遊記》客串了一下。

鳳雛向劉備獻三計,劉備取了中計,逐漸蠶食而吞蜀。

龐統帶兵經落鳳坡前去支援雒城,聞信後張任設伏兵於路旁兩山間,準備伏擊蜀軍。張任先是放魏延過去,待到騎白馬的龐統過來,一聲令下,萬箭齊發,頓時將龐統射死當場;被截斷歸路的魏延來救,也被張任亂箭射退,損失慘重。

西遊記中的“雀雛”便是“鳳雛”,死在亂箭下,殞身於落鳳坡,當然魏延則是另外一隻受傷的幼鳥。

吳承恩可能很欣賞鳳雛龐統,所以讓其在《西遊記》中客串了一回,以鳳凰之後孔雀幼女的身份涅槃。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比如關羽,也在南天門晃盪了幾回。

《西遊記》中孔雀公主的身份乃鳳凰的後人,孔雀大明王菩薩的幼女,大鵬的侄女,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小公主,自然如來也是很喜歡的,跟凡人寵愛小女是一樣的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