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月數據:中國航空貨運持續回暖逼近“滿血”,全貨機逆勢爆發)

民航資源網2020年7月31日消息:7月28日,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佈的全球航空貨運市場6月份數據顯示,全球航空貨運繼續處於緩慢復甦階段。今年6月份全球航空貨運需求同比下降17.6%,較5月份20.1%的同比降幅略有改善。從可用貨物噸公里衡量可用貨物總容量看,今年6月份全球航空貨運運力同比下降34.1%,與5月份34.8%的同比降幅大致相當。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航空客運停運,6月份國際航空貨運腹艙運力同比下降70%,但通過擴大貨機使用,貨運運力增加了32%。具體歐洲和拉丁美洲的航空公司貨運量同比降幅最大,而亞太和中東地區航空公司則略有下降。與其他地區相比,北美和非洲航空公司降幅最小。

圖:2020年6月份全球航空貨運  數據來源:IATA

行業專家:全球貨運緩慢復甦,但下半年仍然面臨挑戰

“截至目前,貨運市場比客運市場更爲健康,但仍然極具挑戰。雖然經濟在大範圍封鎖中斷後重啓,但需求並未得到大幅提振。將個人防護用品(PPE)迅速運向市場的熱潮已經消退,隨着供應鏈的常態化,貨主選擇更便宜的海運和鐵路運輸取代航空貨運。與此同時,由於客運復甦非常緩慢,航空貨運運力仍將繼續保持緊縮的態勢。”國際航協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先生表示。

羅蘭貝格全球合夥人於佔福認爲,疫情對全球航空貨運造成的衝擊還是相當顯著的,最主要的影響在於運力供給端。大量的國際客運航班停航後,全球貨運總運力將近一半的總供給(腹艙貨運運力)就此消失。這在之前的航空史上從未出現過。疫情下生產和商貿活動減弱,航空貨運需求出現一定程度的減緩;但與此同時,全球抗疫催生了大量的防疫物資的國際調度,尤其是從中國向海外大量的口罩、防護服以及呼吸機出口,形成了一個階段性高峯。此消彼長,甚至在萎縮的總運力基礎上,平均載貨率在各個區域都出現了上漲。但這是供需雙降之下短暫的結構性優化,與整體明顯惡化的航空貨運總格局相比,也很難說是行業好消息。目前少量國際客運航線開始嘗試性進行恢復,但是與停航總體規模相比還仍然是杯水車薪。客改貨雖然對運力有所增加,但熱潮也逐漸冷卻。而最近出現的新冠病毒有可能通過冷鏈運輸傳播的風險,也將對高貨值的國際食品貿易業務形成重創。加之很多國家在仍在演進的疫情的衝擊下經濟活動整體處於低通量狀態,估計未來半年全球航空貨運仍將在低位運行一段時間。

 6月我國國內、國際貨郵運輸量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當前市場受到全球疫情的嚴重影響,但在貨運方面,我國民航貨郵運輸降幅依舊保持不斷收窄。6月,全行業共完成貨郵運輸量57.8萬噸,同比下降5.8%,較上月收窄6.2個百分點。分航線看,6月國內、國際航線分別完成38.3和19.4萬噸,分別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2.1%、98.6%。上半年,我國全行業共完成貨郵運輸量299.7萬噸,爲去年同期的85.2%。自3月以來,行業貨郵運輸同比降幅逐月收窄,6月貨郵運輸量同比增速較3月提高17.6個百分點。此外,民航局還將進一步採取措施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在今年6月份,我國與45個國家的105個境外航點,保持着定期的貨運航班飛行。按照航班計劃,中外航空公司平均每週執行定期的貨運航班是2390班,比2月中旬增加了203.3%。

圖:2020年上半年我國完成民航貨郵運輸量統計  製圖:民航資源網

以我國部分千萬級機場貨郵吞吐量爲例,儘管上半年下滑幅度整體高於往年同期,但並未出現斷崖式下滑。據不完全統計,部分大型機場中如上海浦東、深圳寶安、杭州蕭山、鄭州新鄭、南京祿口、南昌昌北等上半年貨郵吞吐量均實現同比正增長,可以看出我國的航空貨運需求相對平穩。

圖: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我國部分千萬級機場貨郵吞吐量  製圖:民航資源網

 3-6月我國全貨機運輸依舊保持逆勢增長,更體現了在疫情特殊時期的戰略意義

儘管在疫情衝擊下,今年上半年民航客運量驟減,但我國全貨機運輸依舊保持了逆勢增長的趨勢,3-6月,民航局每月分別批覆全貨機加班包機1794班、2225班、2083班和1521班,同比分別增加401.1%、476.4%、578.5%和541.8%,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此外,中國郵政聯合12家主要快遞企業開通國內和國際兩條防疫物資運輸寄遞“綠色通道”,全力保障防疫物資和人民羣衆日常基本生活物資的運輸和快遞需求。截至6月10日,郵政行業共承運、寄遞疫情防控物資累計48.98萬次,包裹3.98億件,發運車輛8.75萬輛次,貨運航班779架次。對湖北地區急需醫療防疫物資優先收寄、優先運輸和優先投遞,郵政快遞企業向湖北發運車輛8萬輛次,貨運航班481架次,承運、寄遞防疫物資累計31.2萬噸,包裹5674萬件。這不僅體現了航空貨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確保物流供應鏈穩定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和發展潛力,更體現了其在特殊時期的戰略意義。

其中作爲我國上市快遞企業中自有全貨機的企業圓通和順豐,根據公佈的上半年運營數據,順豐速遞1-6月、圓通速遞4-6月(備註:包括公司航空貨運數據)業務完成量增速均高於行業平均增長速度,表現亮眼。

圖:1-6月順豐、圓通與行業業務完成量增速對比  製圖:民航資源網

據瞭解,近期中國郵政航空和順豐航空新貨機接連到位,持續壯大了中國的貨機機隊規模,爲中國航空貨運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貨機運力保證。據不完全統計,截止至7月,我國目前全貨機增加到了177架。順豐航空已經增加到60架,機隊規模總佔比約33.8%,而中國郵政航空目前已增加到32架,佔到總比約18.1%。

圖:國內全貨機分佈情況  製圖:民航資源網

與此同時,爲了加強航空貨運能力,完善航空樞紐網絡,近幾年國內建空港都圍繞快遞或電商企業共同出資建設,如順豐建設鄂州港、圓通建設嘉興港、京東建設南通港,另外東航繼2019年7月後,今年5月東航再度提交IPO招股說明書,招股用途主要用於浦東空港建設、貨站的升級改造,這些一連串舉動都是爲了未來鋪設自己的航運物流做精心佈局。專有的貨運機場既解決了客運機場的貨機需要排隊裝卸貨的效率問題,又解決其基礎設施不足,核心樞紐時刻緊張和國內貨物市場需求不平衡等問題。未來通過建設空港來發展專業化貨運機場,或許會帶來航空貨運量新增長點。

高仰止 本文來源:民航資源網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