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隨着復工復產的有序進行,“新基建”的東風效應,導購機器人再一次進入了大衆視野,在新型營銷方面發揮着重大作用。

我們大概都遇到過這樣的窘境:在商場裏,要前往某一目的商鋪,跟着手機導航跑來跑去,卻被煩人的A區B區C區搞得頭大,一時間“迷茫不知所措”。

雖然現在人手一部帶有導航功能的智能手機,但由於商場地形複雜,入駐的商戶多、分類廣,在這樣的特殊環境下,手機地圖起到的只是一個簡單的座標指引,無法像戶外導航一樣,直達目的地。所以,導購機器人的存在,十分有必要。

導購機器人內置激光SLAM技術,不需要人爲控制,就可以完全實現自主移動,爲客戶提供導引導覽導航、上層智能檢索、語音服務、大屏播報等服務。同時,促進了營銷概念的升級,不僅能降低門店的人力成本,規範終端管理,同時還給顧客帶來與以往不一樣的導購體驗。

營銷載體的升級,使得原來的線下門店營銷轉移到線上,藉助智能移動機器人,可以進行全方位的營銷鋪設:

對於商場來講,具有智能移動能力的導購機器人使得廣告的觸達與覆蓋面更廣,爲商場內的商鋪帶來更多的客流量,提高店鋪精準獲客;

對於顧客來說,導購機器人是一個移動着的“工作人員”,除了主動播放營銷廣告之外,還可以通過交互,引導客戶來到具體門店門口,提升購物體驗。

對於品牌運營商來講,導購機器人的“出發”,可以幫助他們獲取具體的用戶年齡、性別、喜好等基本畫像,優化用戶畫像,調整運營策略。

從上面三方的需求閉環可以看出,品牌希望在用戶特徵數據、消費行爲數據、產品研發、營銷和運營環節之間形成閉環。智能移動作爲接觸“用戶”的第一步,在後續的引導、導購、購物跟隨的信息捕捉和反饋上有着天然的優勢。

思嵐科技作爲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服務提供商,深耕行業發展,爲了滿足導購場景下的安全,迭代算法,升級硬件,保證導購機器人在遇到不斷變換的動態障礙物時,自動識別,自主避障,確保導引導覽的安全性。

不過,思嵐科技也在積極佈局終端市場,與各大品牌商合作,面向終端引導機器人的公司,集成各項系統功能,比如線上支付、營業推廣、產品展示等業務,推進整體導引導覽機器人的發展和應用。

目前,思嵐科技的導引機器人已在環球港、萬象城、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商場落地使用,後續會陸續落地更多商場、展覽館、機場以及寫字樓。讓服務機器人無處不在,讓思嵐的技術遍地開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