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一站式IT綜合運維產品供應商深圳市智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象科技”)宣佈獲得千萬元A輪融資,由深圳市投控東海投資有限公司領投。智象科技於2016年5月註冊成立,2017年正式投入研發,2018年4月推出第一代IT綜合運維產品,經過數百個迭代後,目前已經形成包含配置管理系統(CMDB)、ITSM/ITIL流程、全網監控告警、流程自動化(RPA)、智能化等一站式的綜合運維平臺。完成本輪融資後,智象科技將繼續投入研發,形成以智能IT服務爲核心的綜合解決方案和產品。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8-2025年,我國數據中心IT投資規模將從3千億元上升至7千億元,由此帶動了IT運維市場需求爆發。同時企業的系統化運維需求也越來越明確,客戶運維人員也愈加專業,對可用率、效率、成本有了更高的要求。實際上,當前國內除了頭部互聯網廠商以及少數IT基礎良好的大公司具備較強的運維繫統,衆多傳統企業以及中小客戶長期缺乏專業、高效的IT運維體系和系統支持,這也成爲了智象科技的切入點。

智象科技創始人崔洪民認爲,國內IT運維市場真正爆發其實在2018年之後,行業向平臺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在此之前,行業處於傳統的工具運維時代,側重IT設備、系統等的性能監控告警,各種運維繫統繁多且獨立,但對運維數據的統一存儲、挖掘、分析、利用能力不足,一般情況下客戶的要求僅限於IT系統的性能監控。

隨着互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國內大型互聯網企業,比如騰訊、華爲等開始自建IT運維繫統,但後期爲什麼沒有將這些應用開放到市場中,崔洪民表示,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不同企業的基礎設施和業務架構不同,在保證靈活性的前提下,IT運維繫統要實現標準化很難,而且大型互聯網廠商在底層用的往往是內部統一的組件,不容易剝離,因此,這些大廠考慮到技術、成本、市場規模的因素,通常不會主動爲外部用戶研發IT運維產品,這也成爲了創業公司的機會所在。

智象科技核心團隊來自騰訊,在IT運維領域擁有平均十年以上的研發、運維經驗。創始人崔洪民表示,公司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以配置管理系統(CMDB)爲核心,以全網監控、智能分析爲手段發現和定位異常,融合流程自動化(RPA)、智能化的一站式運維平臺,同時結合ITSM/ITIL流程實現日常運維,形成一站式的運維數據中臺。其中, CMDB和RPA是新興運維繫統的最核心的部分 ,同時也是智象科技優勢所在,同時也是目前國內衆多開發商的短板。

基於上述的運維體系,智象科技實現了IDC資產、資源、混合雲、業務、應用的全網管理,這也與大多數只切入到單個或者少數運維環節的產品有很大差異,如傳統的網管系統、監控系統、ITSM系統。

目前,智象科技主要通過私有化的形式爲傳統企業用戶提供服務,以電網、金融、醫療、政府大客戶爲主,客單價在幾十萬到上百萬元不等。在智能運維(AIOPS)方向,智象科技已經與深圳大學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研究院達成合作,實現從數據採集、清洗、建模、分析的全流程管理,並且配合自動化運維模塊,實現故障預警、根因定位、故障自愈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