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娛樂綜藝的C位,非《乘風破浪的姐姐》莫屬,但是《浪姐》最近口碑開始垮臺。本想引導大衆改變對30+女性看法的《浪姐》,很多觀衆表示“越看越失望”,被吐槽是“出道即巔峯”的刷屏式成功。

而一開始被期望改變女團的姐姐們,信誓旦旦的“打破”成了空口號,失去了初心。全然沒有了從乘風破浪的自信綻放,變成了隨波逐流的勾心鬥角。

一開始的自信滿滿,到因爲觀衆緣而越來越否定自己的孟佳,變了。然後,也慘遭淘汰。

一開始說着“全部人都跳一樣多沒意思”,到後面對白冰說“就3分鐘的表演和給觀衆的時間,必須加深記憶,不能標新立異”的寧靜,變了。

一開始帶着“還不知道給一些什麼人來評判”的霸氣,到後面說着“這樣的編排觀衆會讓我們死得很慘”的好慫的鄭希怡,也變了。

這樣的改變也並不是只存在一個兩個人,一開始的選歌,喜歡跳舞的選勁歌,喜歡vocal的選慢歌,想要女人味的直言不諱。姐姐們每個人,每個小組的特點淋漓盡致,百花齊放。但是到了後面,則變成了勁歌扎堆搶,抒情慢歌無人問津。

但這也是姐姐們的無奈,想要在這個舞臺待下去,唱跳型的勁歌熱舞是那些慢歌再怎麼絞盡腦汁也打敗不了的一邊倒式的好評。這種競賽舞臺上還有人不知道慢歌在舞臺上就是喫虧嗎?

經過了一系列敲打之後,姐姐們也認識到了,有沒有實力無所謂,觀衆有濾鏡就行!有沒有業務水平無所謂,能得到高票就行。而節目組按觀衆喜愛投票的結果大多是:看人氣大過看實力。有人氣會造話題的纔是“天選之姐”,用心投入拼盡全力的卻被淘汰警告。孟佳如此,比如二公之後,觀衆喜愛度排名靠後,自己擅長和心儀的歌曲選不到,在兩首不容易出彩的歌裏選一個相對不那麼差的。但是結局還是這樣。

原本期待規則被打破,看到的卻是逐漸屈服的姐姐們,這對於姐姐們和觀衆來說都是可惜的。最初那句“我好像沒那麼怕老了”的共鳴,變成了一張“口頭支票”。票數的打擊是其次,精氣神的摧毀纔是重磅打擊。

所以越來越向女團風格靠近的姐姐們,早已經丟掉了初心的“三十而驪”。

人氣是什麼?人氣是演藝道路的敲門磚,人氣是乘風破浪的動力機。所以,原來揹負着衆望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不過是30+版的《創造101》,其實什麼浪也沒破。

節目口碑下滑,姐姐們不是敗筆,她們很好也很努力在綻放突破。歸根究底,還是因爲節目的標準還是傳統的101系女團選秀那套。從來也沒有因爲姐姐們獨特的美麗而變化分毫。

但就像孟佳的淘汰宣言說的那樣:“不用害怕,不用擔心,反正乘風破浪而來,海平面總會有平靜的時候。”

平靜之後,美好的東西自然會浮出水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