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華文明,五千年曆史文化的禮儀之邦,在古老的華夏民族中傳統文化積攢着一代與一代,一個歷史階段與另一歷史階段之間的同一性與連續性,它構成了古老中國久遠的價值觀念、道德信仰、制度與行爲方式。

而傳統的喪禮文化作爲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反映着古代中國的社會生產結構、行爲心理特徵、普遍的價值觀與闊大的宇宙觀,它還根植與每個個體之中,孕育着每個個體的民族意識與情感,對人們的道德修養以及社會秩序起着無法替代的關鍵作用。

因此,基於傳統喪禮文化非比尋常的重要意義,北大哲學系、宗教學系吳飛教授提出: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就徹底沒了希望。這樣的觀點來突出告誡人們傳統喪禮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偏廢。

北大吳飛教授: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就徹底沒了希望

喪禮通過培養愛敬之情立安世道人心

《孟子》有言,王道之始——起於民養生喪死無憾。歷史上的喪禮制度對於敦化風俗以及安頓人心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麼喪禮文化到底是怎樣潛移默化地達到安世道人心的作用的呢?  

吳飛教授認爲喪禮制度之中寄存着人們'愛'與'敬'的情感,從而使得民德歸厚。他認爲愛與敬相輔相成,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表現和保證。

如果沒有後者這種嚴肅認真的'敬'的話,愛是得不到保證的。對於現代中國來說,恰恰是過於強調前者而不強調後者,導致愛無法得到保證了。 

北大吳飛教授: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就徹底沒了希望

我們知道,每個個體都處於一個社會共同體之中,而人們正是通過文化去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生態環境相協調適應,並且由此去構建他的價值觀與行爲模式。

道德生活來源於社會生活,在社會的羣體生活中道德才得以彰顯,而喪禮儀式一方面既可以傳遞與強化集體觀念意識,另一方面也蘊含着族羣的內在情感與道德品性。

通過喪禮的複雜象徵性結構,展現人類諸多難以直面的內容'死亡''痛苦'等,從中傳達出'愛'與'敬'的生存主題,正是喪禮文化長期受到人們認可與延續的原因。而也正是喪禮制度延續了愛與敬的情感,達到了安世道人心的作用。

北大吳飛教授: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就徹底沒了希望

喪禮文化樹立倫理道德  

吳飛教授直言,從歷史經驗來看,喪禮肯定起到了敦化風俗的作用,但現實社會基本放棄了禮儀制度,如若完全不講喪禮文化,倫理敗壞便顯而易見。可見,喪禮制度對於倫理道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從古至今,喪禮制度雖演化不斷,但爲父母守孝的觀念依然傳承下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家中成員之間的親情是人們最主要的情感性體驗,而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元,因而家庭成爲了社會倫理道德的基礎。

《詩·小雅·蓼莪》雲:'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可見,家庭對於每個個體來說,影響都是深遠而持久的。

在古代中國,'身'與'家'是難以分離的,《呂氏春秋》中雲:'以身爲家,以家爲國,以國爲天下。此四者,異位同本。故聖人之事,廣之則極宇宙、窮日月,約之則無出乎身者也。'社會中蘊含着共有的價值與信仰體系。

喪禮制度就很好地維持了中國傳統社會'家國同構'的社會結構,奠定了古代中國禮儀之邦的理念與實踐基礎。傳統喪禮制度將個人、家庭與國家成功地結合到一起,使得社會倫理道德得以鞏固。  

北大吳飛教授: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就徹底沒了希望

傳統喪禮關聯着傳統文化 

在談論到傳統喪禮至今仍然沒有根絕的問題時,吳飛教授回應道:'現代中國人和傳統中國禮樂文明的唯一一個具有實質性的聯繫就在喪禮上面。如果傳統喪禮徹底消失了,中國傳統文化也就很難有希望了。'

傳統喪禮文化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也將面臨泯滅的危險。  

中國傳統的喪禮儀式根植於中國文化,它反映了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宗教以及社會結構,並且與個體的宇宙觀、價值觀、行爲模式、心裏特徵緊密聯繫着,可以說,喪禮文化就是中國文化百態的縮影。

喪禮制度之所以佔據如此地位,一方面源於'禮'是中國人社會生活中的習俗行爲準則,它極大充實並豐富了禮的內涵與實踐性,另一方面它符合了官方儒家思想中整合個人、家庭、國家關係的要求。

喪禮文化制度具有恆定性與羣體性,它將逝去的一代與活着的一代連接在社會的根本結構之中,故而失去喪禮文化,便將失去一個羣體性文化,失去中國文化。

北大吳飛教授: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就徹底沒了希望

現代殯葬改革的問題

近十幾年來中國進入了社會的快速轉型推進時期,伴隨着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發展,中國鄉村社會也在進行着複雜的轉變與重構。

但令人擔憂的是,面對現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的強勢浪潮,中國傳統文化被嚴重擠壓,出現了一系列的異化現象。在中國的鄉村社會中表現得尤爲顯著。  

以安徽安慶爲例,強制推行的殯儀改革引發了一系列矛盾與駭人聽聞的事件。有報道刊載出,許多老人爲了能趕在火葬之前入土爲安而紛紛自殺。

這並不是個案,在九十年代時,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並且爲了對抗這類行爲,當地的政府部門歡迎舉報,最後導致在有民衆舉報後,他們就將屍體挖出來,當場澆汽油燃燒,進而引發了更大的紛爭衝突。

在貴州的某些地方政府,也因殯葬改革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將違規人員抓捕判刑,而當地人也因政府的強硬舉措,有些完全不辦喪事,只偷偷挖個坑把逝去的親人埋葬,也完全不起墳頭。

北大吳飛教授: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就徹底沒了希望

這一系列因殯葬改革出現的矛盾在各地都屢見不鮮,尤其在鄉村地區反抗更爲激烈。而政府有時過於強硬的措施,也進一步激化了矛盾。  

對於因殯葬改革而引發的一系列矛盾,吳飛教授也表達了他的看法:'現在中國的殯葬改革是把人的屍體當成垃圾在處理,殯葬部門就是一個人體垃圾站,它的目的不是維護愛敬之情,不是慎終追遠,而是怎麼儘快把死人處理掉。這種指導思想是完全否定性的、負面的。'

吳飛教授明確地指出瞭如今殯葬制度改革最大的一個問題,那便是缺乏了人文關懷,完完全全將人當做了物品儀器在處理。而傳統的喪禮制度則寄託了人們深刻的情感,是一種慎終追遠的文化方式,不僅僅是簡單的現代化殯葬制度所能動搖的。

要解決這些矛盾,就必然離不開傳統的喪禮制度,需要從中找到同樣適應於現代社會的因素,加以利用,使得現代的喪禮殯葬能讓逝者體面,家人得到一定的安慰與寄託。  

北大吳飛教授: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就徹底沒了希望

吳飛教授對現代喪禮制度的建議  

在具體改革制度方面,吳飛教授提出應該出臺相應的喪假制度,儘管現在有法定的喪假但時間太短,基本是空文規定。

吳飛教授指出:'古代的丁憂制度,除了文化方面的考慮之外,一個直接的考慮也就是對於人情自然的照顧。殯葬改革裏面沒有適當長度的喪假,它完全是從很負面、消極的角度來考慮,而不考慮怎樣讓人度過這段哀痛的時期,怎樣讓人的情緒慢慢恢復過來等等,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故而,吳飛教授認爲對於喪假應當適當延長,使得喪親者能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得到恢復,這也是對人情關懷的一個起碼的要求。 

對殯葬行業來說,在一些大城市已經有了對人文關懷的實踐。例如北京的八寶山殯儀館舉辦追悼會,但因儀式方面問題,仍然有不少人依然選擇在家辦喪禮,而後再去火葬場處理死者屍體。

南方也有部分城市的殯儀館裏選擇了偏向傳統喪禮制的方式,靈堂擺放遺體,而家人可以在兩側守靈,接受來自親朋好友的弔唁,期間會舉辦各類儀式來哀悼死者。這種模式將現代與傳統結合,被更多人接受,值得借鑑。

北大吳飛教授: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就徹底沒了希望

對於現出現的殯葬模式的衝突,吳飛教授最終也表示,目前還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要解決目前困境只能選擇土葬,但對於如今的城市以及未來鄉村發展來說,這仍然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幾千年以來,華夏民族處於一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巨大的背景之下,而傳統的喪禮文化制度因其所蘊含的豐富的民族情感與民族意識成爲人們的心靈紐帶,將人們緊緊聯繫在一起。

傳統喪禮文化貫穿着社會始終,植根於人們的心中,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如北大教授吳飛所言:'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就徹底沒了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