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古爲華夏先民繁衍生息之地,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不但有“造化鍾神秀”的絢麗,更有“齊魯青未了”的豪邁。

同時,山東有着歷史悠久、數量衆多的文旅資源,發展潛力巨大,精品旅遊和文化創意都被列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着力培育的“十強”產業。

但在豐富文旅資源的對比下,山東的文旅發展卻不盡如人意。此前《問政山東》節目中就指出山東部分景區垃圾成堆、優惠政策難落地、景區遊客從一天5000人降到200、一天只賣出五塊錢等等問題。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更是發佈了關於撤銷濰坊市諸城大源生態遊樂園和山東雪野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公告,顯示這兩家景區的4A級被撤銷。

山東旅遊業變革的序幕已經拉開,究竟何時能復甦?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山東撤銷兩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

日前,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佈公告,顯示撤銷濰坊市諸城大源生態遊樂園和山東雪野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旅遊景區質量等級。

其中濰坊市諸城大源生態遊樂園(4A級)是因公司經營問題長時間閉園,景區設施設備老化、管理服務不足,已不符合4A級旅遊景區標準。山東雪野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則是因轉移交接用於雪萊小鎮建設,景區原有配套設施破壞嚴重,旅遊服務功能缺失。因此撤銷這兩處景區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

據瞭解,濰坊諸城大源生態遊樂園坐落於諸城市龍都街道大源社區,園區規劃面積10000多畝,2010年4月開始建設。園區內設置了生態園林區、設施農業區、五穀園區、休閒觀光區、採摘園區和養殖區,涵蓋了採摘、娛樂、美食等模式。濰坊文旅官網顯示,大源生態遊樂園實現了“企業+農戶”,“農業+旅遊”和諧發展的新模式。

山東雪野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則是由山東固德化工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景觀與建築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坐落於萊蕪雪野湖西北岸,距萊蕪市區30公里、濟南市區46公里。其中一期佔地600畝,集科技種植、農業觀光、休閒度假、康樂美食於一體,號稱是一個具有多功能、高品位、綜合性的旅遊渡假區。

曾經多樣化、高投入的4A級景區如今等級撤銷、門庭冷落,甚至遭到轉手、失去旅遊功能,令人不禁唏噓。而這背後,山東旅遊業所暴露出來的衆多問題更令人關注。

《問政山東》此前聚焦山東旅遊業短板

旅遊是拉動就業、擴大內需的重要引擎。疫情影響下,景區大多停擺,但如今在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之時,如何推動旅遊業有序升溫,是每個城市的重要命題。日前多期《問政山東》中,同樣聚焦了山東旅遊業。

如鼎鼎大名的淄博周村古商城,作爲國家4A級景區如今卻生意慘淡,客流量銳減;煙臺蓬萊閣景區與往年同期相比遊客量也有很大的差距,曾經一天能接納三四千遊客的劉公島,如今只有一二百人,甚至有攤位一天只能賣出五塊錢。

再看擁有8個AAAA級旅遊景區和39個AAA級旅遊景區的日照,也存在景區旅遊軟環境不到位等問題。如有“天然森林氧吧”之稱的莒縣浮來山風景區,不但沒有新景點,有些建築年久失修牆皮脫落、壁畫殘垣,令人失望。日照著名的“金沙灘”則是垃圾隨處可見、沖洗房大門緊鎖。

再向前追溯,2019年底,山東多達21家4A級旅遊景區降級、責令整改等處理,包括淄博市沂源牛郎織女景區、煙臺市塔山風景區、濟南市水簾峽風景區、青島市銀海國際遊艇俱樂部旅遊區、棗莊市月亮灣旅遊區等。

疫情期間,居民還是有很強的防範心理,出遊的意願不強烈,造成了旅遊業的“寒冬”。但如今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旅遊景點也重新開放,“暖春”卻仍然未到來,甚至有景區質量等級被撤銷,這就要檢討景區景點、旅遊業自身的問題了。

遙想春節後,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新舊動能轉換大會上曾說,要想發展就要正視不足!這對旅遊業同樣適用。

對此,日照市市長李永紅在問政山東中也表示,細節決定成敗,旅遊關鍵在於軟環境。這些地方沒有珍惜旅遊資源、沒有樹立以遊客爲中心的理念,需要堅決整改。

山東旅遊業的復甦,任重而道遠。

山東旅遊業何去何從?

2008年,“好客山東”的招牌一出,憑藉齊魯文化的深厚積澱和衆多景點的吸引力,山東旅遊市場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12年後,知乎上有個問答:

山東旅遊資源多不多?多!

山東旅遊資源與其他地區是否有差異化?有!

那麼山東旅遊資源是否具有深度、設施是否配套?......

沉默背後,透出的是不盡如人意的山東旅遊業的現狀。

根本而言,旅遊是人們走出家門、“求新、求奇”的過程。因此老舊的景點、設施顯然對遊客缺乏吸引力,更別說老化脫落的設備、旅遊服務功能缺失的景區了。

因此,地理優勢得天獨厚的山東,不能一味“喫老本”,需要進一步依託優勢資源來打造精品景點,不斷讓景點煥發出新活力。還可以依靠景點打造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文化產業園區,或者推出體驗式項目等新業態、新產品,挖掘旅遊資源的更深一層價值。

同時各大景點也要注重維護、維修和更新,讓其展現在遊客面前的永遠是完善的場景。特別是注重景點配套設施如景區停車、Wi-Fi覆蓋、道路等級、路標指示、旅遊地圖等硬件設施的打造。

另一方面,官方扶持和宣傳對景區也是十分關鍵的一環,特別是在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人們逐漸走出家門的時候。浙江日前便針對旅遊業復甦,發放大批惠民劵等,鼓勵人們到景點遊玩。景點的官方網站、線路整合、主流媒體推廣等也需更加側重。未來甚至應順應時代潮流,依託互聯網大數據發展,建設智慧文旅平臺,增強數據對文化旅遊工作的指導。

此外,民衆生活條件提高了,出來旅遊已不滿足於“坐車、賞景、買特產”。因此,如何實現旅遊業資源整合、與時俱進甚至大膽跨界,推出新活動、藝術進景區等豐富文旅供給內容,增強“好客山東”對遊客的吸引力,是留給山東每個景點、每座城市的新命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