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西安比往年都要涼快一些。疫情之後人們也恢復了往日的生活,工作、學習、旅遊。爲了促進旅遊行業的復甦,西安市決定將一些景區從8月1日起免費開放。包括大唐芙蓉園、樓觀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杜邑遺址公園、西安護城河景區等,重塑後疫情時期景區與社會、公衆的親密關係。相信以上幾個景區免費開放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景區人氣,提升人民羣衆滿意度。本平臺近期將對這幾個新的免費景區進行介紹,歡迎大家關注。今天我們首先介紹樓觀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

其實小編在看到新聞裏出現“樓觀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這個名稱的時候,也是稍微有一點蒙圈,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改成這個名稱了。在老一代西安人看來,這裏幾千年來一直被稱作“樓觀臺”,隨着曲江集團主導旅遊開發建設以後,將分散在附近的文化旅遊資源進行了整合,並且建設了一些新的景點和旅遊配套設施,打造了一個新的綜合旅遊景區,從而超出了以前古樓觀臺的概念,新的景區在申報AAAA級的時候,名稱叫做“西安樓觀中國道文化展示區”。

曲江有個“西安樓觀中國道文化展示區”的官網,按照這個官網介紹,樓觀道文化展示區包括老子說經臺、宗聖宮遺址、大秦寺塔等多個歷史文化遺存,趙公明文化區、終南山古樓觀景區、延生觀景區、化女泉景區等數個文化旅遊景區,以及曲江農業博覽園、薰衣草莊園、假日農莊等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還有秦嶺國家植物園、樓觀臺森林公園、秦嶺四寶館等自然生態機構,是我國乃至世界爲數不多的集歷史、文化、生態資源爲一體的旅遊功能區。

至於什麼時候改名叫做樓觀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這個旅遊度假區包括什麼範圍,小編並非內部人士,也是不知情。但是從官方目前發佈的公告,這裏的新名稱叫做樓觀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按照這次免費開放政策,包括七個景點:終南山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趙公明文化景區、延生觀景區、化女泉景區、宗聖宮遺址、田峪河景區、絲路文化園。

一般遊客來這裏,主要是衝着核心景區古樓觀來的。所以這裏給大家介紹古樓觀景區。

古樓觀始建於西周,增建於秦漢,鼎盛於唐,兵毀於金,復興於元,漸衰於明清,重建於當代。它是道教創始人老子李耳著書立說、傳道講經之道教發祥地,已有三千餘年曆史,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譽,道教史稱之爲“仙都”。這裏不僅是中國道文化展示區的門戶景區,也是中國第一個大規模供奉道教神仙體系的道文化主題展示區。

相傳,周大夫尹喜在此結草爲樓,觀星望氣故名樓觀。一日見紫氣東來,預感將有真人從此經過,尹喜便守侯函谷關,果然老子西遊入秦,被迎請於草樓觀,老子在樓觀著《道德經》五千言,並在此築臺授經,稱之爲說經臺,後稱樓觀臺。

唐朝時期,由於皇帝姓李,大部分非常尊崇老子李耳,樓觀臺因此達到了鼎盛。武德七年(624),唐太祖改樓觀臺爲宗聖宮,大加營造。後來唐玄宗時再次擴建,使其成爲當時規模最大的皇家道觀和道教聖地。宋朝以後屢次重修。清末時,宗聖宮已廢毀,唯說經臺(老子祠)保存完整,系明、清、近代所建,佔地9000多平方米。

今天的樓觀臺,是按照現代理念重新規劃設計的一處道文化旅遊景區。在規劃上借用了道教中的陰陽理念,以說經臺爲核心,以“經一至九,九九道成”爲文化內容,總體佈局形成“一條軸線、九進院落、十大殿堂”,以表達道教對世界的認知及其深厚的哲學思想。從這張航拍圖,大家可以看到景區宏大的規模。

在地勢上南高北低景區內建築依山勢而建坐南朝北整個景區是由一組建築羣以及景觀軸線貫穿,是典型的中國古建築中軸對稱平面佈局。

在建築上採用了明清古建風格與秩序,讓整個景區看起來色彩鮮豔,氣勢恢宏。在設計方面主要以道教宮觀形制爲基礎,同時結合了現代建築的元素。

樓觀臺森林繁茂,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文物古蹟衆多,《陝西志》曾記載:“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爲最勝;終南千峯聳翠,以樓觀爲最佳”,真實地反映了樓觀臺優美的自然景觀和厚重的人文景觀價值。

必須要注意的是,免費並不意味着你可以隨時進入。一定要注意的是需要提前預約。有線上和線下兩種預約方式。線下是在線上預約未滿的情況下可在景區入口直接掃描二維碼入園。每個景區每人每天只能預約一次。大家要注意的是預約成功後本人要持預約二維碼和西安市個人電子識別碼前往開放景區入口,經覈驗後方可入內。若每日超過預約限額,將停止預約入園。目前免費開放景區有終南山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趙公明文化景區、延生觀景區、化女泉景區、宗聖宮遺址、田峪河景區、絲路文化園。歡迎大家利用暑期前往參觀遊覽。

遊客可通過自駕前往,路線:西安繞城高速——西漢高速(澇峪口)——關中環線——樓觀臺。

感謝大家的關注,如果你對本次景區免票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

作者:韓翊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