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人小的時候剛剛趕上電腦普及的大潮,回想起來我是在五年級的是時候擁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臺電腦,那個時候並不懂得什麼攢機之類的知識,選擇的是品牌電腦。後來隨着自己對電腦硬件逐漸瞭解,入手第二臺電腦的時候就選擇了自己購買零件攢機。

工作了以後對於電腦硬件就沒有太多執念了,也可能是年齡的增長促使了心態上的轉變,現在認爲電腦是生產力工具,只要性能夠用就行,一般情況下也無力折騰了。最近從朋友這邊收到一臺九州風神的機箱,具體的型號叫在做玄冰50 3F,九州風神也算是電腦外設圈的的名牌了,現在用的水冷就是他們家的。

之前考慮到過節回老家的時候要拉在車裏,所以選了M-ATX型號的機箱。促使我更換這款機箱的原因還是希望換一個體積稍微大一些的箱子,內部的空間比較充裕,散熱也會比較有保障。

玄冰50 3F的機箱體積比較大,因此外包裝也不容小覷。箱體正反兩面印有玄冰50機箱的線條輪廓圖,左上角標記有DEEPCOOL的品牌Logo,下方印有產品型號全稱。

箱體側邊分別印有技術參數和一些功能特性的介紹,有14種語言的翻譯。

包裝箱內有厚實的塑料泡沫填充,機箱外側還套有一層透明塑料保護袋,能夠有效地避免機箱在運輸過程中刮擦磕碰。

機箱外觀整體採用了偏方正的造型,硬朗剛毅也十分符合我的審美,畢竟之前那臺M-ATX的箱子也是類似的風格。ATX的規格體積並不小巧,三圍尺寸達到了422*210*479mm,重量爲7.4KG左右。

機箱整體採用金屬結構,全黑配色看上去也十分具有科技感。前面板部分採用了深色透明玻璃,透過玻璃可以看到隱藏在前面板上的三顆ARGB風扇,點亮主機的情況下效果會更加出色。

正面蓋板與側邊銜接處設計了類似現代建築的紋理,內有金屬散熱網罩,有利於前面板三個風扇的熱量及時向機箱外排出。

機箱側邊跟進了主流的側透設計,採用玻璃面板,玻璃也非常厚實,四個角通過螺絲進行固定。

取下側透玻璃後可以直觀的看到機箱內部的結構,不得不說ATX規格的機箱內部空間還是非常充裕的。

分享一張機箱前面板風扇的特寫。

拆掉機箱另一側的金屬可以看到背板與蓋板之間預留有充足的空間,便於後期走線和理線。不過玄冰50 3F機箱自帶的線材就比較多,除了基本的I/O面板線材外,機箱前面的三個風扇還有六根線。

機箱背部預留有兩個2.5寸硬盤支架,設計有獨立的後下置電源倉,不過電源倉前方的位置還有3.5英寸硬盤支架,後續安裝電源的時候可能會有些不太方便。

機箱頂部預留有出風格柵,可以安裝兩個直徑120mm的風扇,一般240規格的水冷可以正常裝上,外側帶有金屬網狀磁吸網罩。

I/O面板設計在機身頂部右前方,從前向後依次分佈有電源鍵、USB3.0接口、兩個USB2.0接口、3.5mm耳機/麥克風接口和LED燈效切換鍵,沒有重啓鍵就要稍顯遺憾了。

機箱背部則是比較傳統的排列,I/O面板開槽旁邊預留有120mm風扇位。下方預留有七條PCI-E擋板,最上方的一塊是可以直接拆下的,下面在是固定在機箱上的,用的時候直接掰掉就可以,七條擋板也足以滿足後續PCI-E部件的擴展使用了。

接着分享一波裝機過程,由於這次只更換主機箱,其他配件基本上是從之前的機子上移動過來,搬家自然要比裝修容易的多。首先將主板和水冷直接從原來的機箱中取出,安裝在主板上的CPU、內存條就不再插拔了,水冷冷排個風扇也一同取下。

將主板先放到機箱中,並固定好螺絲。水冷冷排最好有個小夥伴能幫忙拿着,畢竟水冷管還是有些韌性的,不太好操作。

之前的冷排是裝在機箱前面的,換上玄冰50之後空間也充裕了,決定將冷排裝到機箱頂部。將冷排的風扇拆下來調換一下方向,讓線材繞到靠近背板的方向,後期走線也會整潔很多。

將冷排固定好的效果。

接着是安裝硬盤,2.5英寸的SATA硬盤直接裝到背板的托架上,爲了便於走線裝到靠下面的托架上,並且把上面的托架拆掉了。觀察了一下機箱電源倉,考慮到一些冗餘的線材也要收到電源倉中,索性就又把兩個3.5英寸的硬盤托架去掉了,騰出來一個比較大的位置收納線材。

安裝電源前先將所有的線纜與電源插好,檢查一遍以後再將電源放到電源倉中。需要注意的是,電源倉前方硬盤支架的位置比較靠後,靠近背板的線纜會有比較大的彎曲,在放置的時候需要格外注意,避免線纜彎折損壞。

最後一步將水冷散熱器的控制器與電源連接,並將風扇的控制線連接到控制器上。

背板理線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很多朋友都忽略了這一步,將線纜理順並固定到背板上,一方面背板看起來比較整潔,也比較容易扣上這邊的金屬蓋板;另一方面避免線材成團彎折,不至於損壞線材。

插上顯卡之後就可以測試開機了,老司機裝機還是比較穩妥的,通電成功點亮。

九州風神玄冰50 3F機箱最大的亮點就是機箱透明前面板和裏面的三個RGB風扇了,開機之後果然非常漂亮,我個人雖然對光污染沒有太多的執念,不過身邊的一位朋友卻非常鍾情。通過機箱頂部的LED按鍵還可以調節風扇燈光的顏色和閃爍效果。

搭配水冷冷頭和風扇的燈效,從內而外閃爍着多種顏色,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實現前面板燈光和水冷燈光的同步,後續有時間的話再研究一下和各位分享。

噪音方面在電腦正常待機工作的情況下使用分貝儀放置在玻璃側透面板旁邊,實測噪音爲44.9分貝,環境噪音爲35.7分貝,兩個數據可以作爲參考。

再分享一組待機狀態下魯大師檢測溫度的狀態,現在已經到了三伏天,北方室內的溫度在26度左右,綜合看來散熱表現還算出色。

這次更換機箱之後,大概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是懶得再折騰這臺機子了。選擇機箱和選擇其它零部件是一樣的道理,就那這款九州風神玄冰50 3F來說,外觀設計剛毅優雅,金屬框架雙玻璃面板用料紮實,超大內部空間最大兼容E-ATX加大型主板,標配三個ARGB燈效風扇等。

不過在裝機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設計上的不足之處,比如背板穿線孔沒有設計橡皮膠墊,穿線容易彎折;3.5英寸硬盤支架有些靠後,會影響到電源線纜等,也希望九州風神在後續的產品中加以完善改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