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肆虐下給各國經濟帶來的是巨大的打擊,其波及範圍是全世界,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就中國來講,第一季度中國經濟下滑6.8%,這對這麼些年來一直處於增長狀態的中國來講,絕對是不小的損失。好在,第二季度中國GDP出現了反轉增長了3.2%,雖然與之前些年無法比,但環顧全球,大概中國應該是唯一“轉正”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了。

而相對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2020年第二季度GDP卻出現了極其慘重的一幕:美國第二季度GDP的糟糕程度,是2008年第四季度的4倍。據經濟學家估算,慘烈到甚至超過了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

回想起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華爾街悲慘,雷曼兄弟倒閉,被史稱“大衰退”,不過,衰退最厲害的當年第四季度,美國GDP跌了8.4%。同時也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的打擊。

而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是1929年至1933年之間發源於美國的經濟危機導致的。(該大蕭條是現代社會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蕭條,不僅導致了長期的大規模失業,也改變了社會關係,摧毀了執政政府,幫助納粹黨上臺,最終導致了二戰的爆發。)可見,其令人恐懼的破壞力。

經濟危機其特點是,商品滯銷,利潤減少,導致生產(主要是工業生產)急劇下降,失業,企業大批倒閉,生產力和產品遭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社會經濟陷入癱瘓、混亂和倒退狀態。生產下降和失業激增,是產生經濟危機的共同的主要標誌。和平時期主要是貨幣、金融危機方面。

4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世界經濟展望》中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這比三個月前的預測大幅下降了6.3個百分點。

而同一天IMF發佈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警告,在新冠疫情之下,金融體系已經受到了巨大影響,危機的進一步加劇可能威脅全球金融穩定。

不過,如今看,隨着美國疫情發展來看,美國的經濟情況實在並不能讓美國人樂觀,美國經濟的悲慘情況可能要比預測中的情況要更糟糕。

那麼,美國是否能挺過去呢?畢竟現在社會的科學技術方面較之前都要強很多,也許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真能如IMF預測那樣,在2021年得到反彈。

但,前提是美國疫情得以控制,社會秩序得以恢復的情況下,不然,情況真的不容樂觀,而世界其他國家亦然。

當然,中國對此也是極其重視,對當前經濟情況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也是做了持久戰的準備,也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概念,以此來應對此次危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