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駐俄大使:中方歡迎普京總統訪華,雙方正就此保持溝通)

2020年7月30日,張漢暉大使就中俄關系、雙邊經貿、能源、科技、軍事等領域的合作及香港局勢、華爲5G等問題接受了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專訪,全文如下:

一、俄羅斯總統普京計劃今年秋季訪華。請問此訪行程是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是否確定訪華具體日期?

中俄在新冠肺炎疫情最艱難的時刻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爲新時代中俄關系增添了戰略內涵。今年兩國高層交往雖受疫情影響,但仍保持了頻繁互動。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4次通電話,爲兩國關係發展提供戰略引領,這足見中俄關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也爲大變局中的世界注入強大的穩定力量。俄羅斯是中國最重要的戰略伙伴,對俄關係是中國外交優先方向。兩國最高領導人交往是中俄關系的戰略引領和核心驅動。中方歡迎普京總統訪華,雙方正就此保持溝通,相信此訪將有利於雙方進一步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加強國際戰略協作,促進兩國人民友好交往,辦好科技創新年活動,推動雙邊合作取得更多積極成果,更好惠及兩國和兩國人民,爲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的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二、6月底,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表示,正與中方合作伙伴就東線增供以及中蒙俄天然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2號)、西線項目進行磋商。中方對東線增供是否感興趣?規模如何?中蒙俄天然氣管道談判現在處於什麼階段?

去年年底,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順利投產,開啓了中俄兩國天然氣管道貿易的新篇章,成爲中俄能源領域互利合作的又一典範。與此同時,雙方企業也在就中俄東線增供問題進行商談,並且取得了很多積極進展,相信雙方將繼續本着互利共贏的原則,根據相關技術和商務條件,進一步協商推進後續具體事宜。中俄能源合作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立足長遠、着眼未來的。中國天然氣市場潛力巨大,我們支持雙方企業就有關能源合作項目開展積極務實商談,也期待雙方取得更多合作成果,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三、中國國防部宣佈,魏鳳和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赴莫斯科出席勝利日閱兵,有助於深化兩國武裝力量間的互信與合作。中俄將以何種形式擴展兩國軍事合作?中方是否考慮與俄簽署新的軍事合同?

今年6月24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上將出席在俄羅斯莫斯科紅場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5週年閱兵活動。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105人儀仗方隊參加。在全球攜手抗疫的關鍵時刻,中方高級軍事代表團和方隊參加閱兵活動,彰顯了中俄全面戰略協作的高水平,深化了中俄兩軍互信與合作,展示了中俄致力於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的鮮明立場。

中俄軍事合作在兩國關係中佔有重要地位,一直保持高水平運行,近年更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持續深化的良好態勢,既凸顯了中俄大國實力,充分體現了兩國關係的特殊性,也昭示着雙方攜手維護全球與地區和平穩定的決心。面對依然存在的戰爭威脅和日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中俄兩國軍隊將進一步加強合作意願、拓寬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內容,中方願與俄方繼續加強在高層交往、聯合演習、軍事比賽、部隊訓練、人員培訓、軍技合作、反恐維穩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提升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戰略協作水平,共同應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權主義帶來的挑戰,維護兩國安全利益和發展利益,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四、中俄雙邊貿易額是否受疫情影響大幅下滑?是否有將貿易額提升至2000億美元的措施計劃?疫情過後,中俄經貿和投資的哪些領域有望恢復增長?

據中方統計,2020年上半年,中俄貿易額491.6億美元,同比下降5.6%。其中,中國對俄出口209.4億美元,同比下降6%;自俄進口282.2億美元,同比下降5.3%。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一定衝擊,但中俄貿易額在疫情期間仍表現出較高的韌性,與其他貿易伙伴相比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上半年貿易額下滑主要是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所致。隨着兩國在疫情常態下加快復工復產,中國對俄出口的降幅逐步收窄,自俄能礦產品、農產品等進口持續擴大。未來隨着人員和貨物往來逐步恢復,相信兩國貿易額將加速回升。

疫情使跨境電子商務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得到迅速發展,隨着兩國市場準入不斷拓寬,農產品已成爲雙邊貿易的新亮點。兩國合作抗疫的寶貴經驗還將進一步推動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等新興領域合作。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和中俄經貿合作帶來衝擊和挑戰,但中俄貿易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雙邊貿易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也不會改變,我們對雙邊貿易額實現2000億美元目標充滿信心。

五、中俄邊境將何時開放並恢復正常通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爲保障中俄兩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中俄陸路邊境口岸客運通道已全部臨時關閉,但兩國仍保留有一定數量的正常商業航班。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中俄雙方將不斷優化貨運口岸工作流程,加快檢查速度,提高貨物通關效率。中方願同俄方探討逐步恢復人員交往、建立綠色通道並擴大貨物通關能力的可能性。

六、中國是世界上首批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進入臨牀三期實驗階段的國家之一。如果中方疫苗實驗成功,是否會同俄方商談自中國購買疫苗的可能性?

中國在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工作中目前處於全球第一梯隊的位置。中國採用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活疫苗、核酸疫苗5條技術路線並舉的方式推進疫苗開發,取得可喜成果。

習近平主席在第73屆世界衛生組織大會上向世界莊嚴承諾,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爲全球公共產品,爲實現疫苗在有需求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做出中國貢獻。一旦疫苗成功上市,中國有能力爲全世界提供安全、有效、高質量的疫苗,不會在世界各國飽受新冠肺炎疫情折磨的時候,利用自身技術優勢謀求某種利益。

中國在疫苗研發上,採取的是與有需求的國家攜手同行的路線。我們高興地看到,俄羅斯首個新冠疫苗近期已順利完成一期臨牀試驗。中俄雙方的醫藥企業和科研團隊正在就聯合開展疫苗臨牀試驗事積極進行溝通。在共同抗擊疫情和美西方對中俄抹黑打壓的背景下,中方希望與俄方一起在“中俄科技創新年”框架下切實推進在疫苗研發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出公共衛生產品,爲兩國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保障,爲維護國際衛生安全貢獻中俄力量。

七、美國除了邀請中方出席七月底在維也納舉行的軍控談判,還建議中方儘快同俄方就研究三邊軍控談判的下步舉措舉行會晤。中方是否考慮同俄方就三邊軍控談判問題舉行會晤?

中方無意參加所謂的“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這一立場是明確和一貫的。中國的核力量與美俄不在一個量級,中國參加核裁軍談判的時機遠未成熟。在此情況下,美方一再兜售中俄美三邊軍控主張,炒作“中國因素”,意在轉移國際注意力,爲其退出《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製造藉口,謀求自我“鬆綁”和絕對戰略優勢。中俄雙方對此都看得非常清楚。我們認爲,作爲擁有世界上最大核武庫、開展核試驗次數最多的國家,美國應正視國際社會關切,切實履行核裁軍特殊、優先責任,積極回應俄方關於延期《新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的訴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削減其龐大的核武庫,爲其他核武器國家參加多邊核裁軍談判創造條件。

中方不參加三邊軍控談判,並不意味着中方拒絕參加國際核裁軍努力。中方一直積極推動裁談會、五核國機制,就降低核戰爭風險、維護全球戰略穩定開展實質性工作。目前,中國已完成加入《武器貿易條約》的所有法律程序。這是中方致力於打擊武器非法販運,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國際軍控機制的又一實際舉措。中方隨時準備在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參加的五核國框架內討論所有涉及戰略穩定和降低核風險的問題。

八、針對美國通過“香港自治法案”中方將採取哪些措施?

中國政府堅決反對美國會通過的所謂“香港自治法案”。對美方惡意詆譭香港國家安全立法,威脅對中方實施制裁,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的行爲表示強烈譴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制定和實施完全符合中國憲法和香港基本法有關規定,將爲“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製度和法律保障,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有利於保障香港長治久安和長期繁榮穩定,得到包括廣大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一致擁護和贊同。

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涉。中方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美方阻撓實施香港國安立法的圖謀永遠不可能得逞。我們敦促美方糾正錯誤,不得實施所謂“香港自治法案”,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包括香港事務在內的中國內政。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予以堅決回應。

中方高度讚賞俄方在香港國安立法問題上的積極表態。俄方在涉及香港問題上給予中方的堅定支持,反映了中俄在涉及兩國核心利益問題上的戰略協作精神,充分體現了中俄關系的高水平。

九、美方將對“涉嫌侵犯人權”的華爲等中國科技公司部分僱員實施簽證限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將採取什麼措施?

美國出於強烈的意識形態偏見,一再將經濟問題政治化,只因華爲是中國公司,在5G領域比美國更先進,美國就羅織罪名、濫用國家力量打壓華爲。

作爲人權記錄最差的國家,美國根本沒有資格對中國的人權問題品頭論足。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多年來,中國的人均收入增長超過25倍,8.5億人擺脫了貧困。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連續10多年,中國對全球GDP增量貢獻率高達30%以上。這是最大的人權工程、最好的人權實踐,也是中國對世界人權事業的最大貢獻。

我們敦促美方停止對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停止對中國的蓄意抹黑指責,停止散播“政治病毒”。開歷史倒車的做法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國將採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十、與美英不同,歐盟尚未禁用華爲5G網絡技術,而加拿大很可能加入美英。中國是否會以華爲技術不存在威脅爲據,採取措施說服那些未禁用華爲技術的國家?具體措施有哪些?

華爲公司爲全球170多個國家提供服務,並表示願意同所有國家簽署“無後門協議”,沒有國家拿出過華爲產品存在安全威脅或者“後門”的證據。華爲在5G網絡技術方面屬於世界領先水平,擁有三千多項核心專利。美歐等國如果不用華爲設備,其5G產業將會落後數年。即使他們不用華爲設備,也繞不開華爲的專利技術。

美英等國家在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華爲等企業的技術會對其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情況下,以莫須有的風險爲藉口,歧視、排擠中國企業,公然違反市場經濟原則和自由貿易規則,違背之前做出的有關承諾,嚴重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中方對此強烈反對。這不是一家企業、一個產業的問題,而是美英等國不計代價將商業和技術問題高度政治化的問題,這是一種經濟霸凌行徑。我們對此嚴重關切並敦促美英等國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停止對中國的蓄意抹黑指責,停止對中國特定企業的無理打壓,爲中國企業正常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中方將全面、嚴肅評估這一事件,並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我們相信絕大多數國家會基於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最符合本國人民和企業利益的決定,並採取正確行動。我們對此有足夠的信心。中方希望同所有國家本着平等、互利、互惠、共贏原則開展合作,相信這也是各國人民都希望看到的。

十一、日本防衛省年度報告《防衛白皮書》特別指出,中俄加強軍事合作導致日本對保障國家安全的擔心上升。您如何評價日本防衛省的這個結論及其依據?

首先,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典範,中俄加強軍事合作完全是出於維護自身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需要,雙方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與有關國家間的軍事同盟關係完全不同。比如,去年7月23日,中俄兩國遠程航空兵在東北亞地區組織實施了首次聯合戰略巡航。其間,兩國空軍飛機嚴格遵守國際法有關規定,未進入他國空域。此次聯合巡航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內的行動,完全不針對第三方,旨在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升兩國軍隊戰略協作水平和聯合行動能力,也爲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地區和平貢獻了正能量。

其次,作爲負責任大國,中國始終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與鄰爲善、以鄰爲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和防禦性國防政策,積極擴大軍事交往,廣泛參與維和、護航和人道主義救援行動,是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的維護者、建設者和貢獻者。同時,中方始終堅定維護本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日本2020年版《防衛白皮書》與此前一樣,存在許多對華偏見和不實信息,充斥着對中國軍隊的惡意、對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的挑撥和對國際社會的欺騙。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值此重要歷史時刻,日方應該做的是躬身自省,以史爲鑑,誠實履行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承諾,停止人爲激化矛盾、加劇緊張的錯誤做法。

相關推薦
  • 緊盯中俄? 英國任命軍情六處新局長
  • 炒作“中俄威脅”,英媒稱政府修訂《叛國法》
  • 俄官員:中國成功走出疫情危機 措施高效值得學習
張雷 本文來源: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 責任編輯:張雷_NB1601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