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明白誰給了造車新勢力如此大的勇氣,感覺人人都是梁靜茹的鐵粉。昨晚理想在拉斯達克IPO上市,和蔚來的李斌如出一轍,李想也賭上自己的半壁江山,換得股民爭相湧入。

上市衆籌是造車新勢力的手段和出路,李斌和李想怎麼也算是堵上了自己的資產。但如同井噴的其他造車新勢力到底是飄了,還是覺得國內消費者拿不動刀了?作爲自主燃油車型,很多都不敢將車價定位到20以上,上個15萬的車都有可能遭到圈內的非議。再看看造車新勢力們,自己壓根就不會造車,PPT造出一臺車後,就開始定價了,越高越好,三十萬起,不超過特斯拉彷彿都不足以代表自己牛掰,但也就剩價格牛掰了!

國內造車新勢力三巨頭兩家已經進入資本市場,僅僅剩餘的小鵬還苦苦撐着。從5月銷售來看,剛剛上市的小鵬P7出了197臺,說實話,這車貫穿式車燈前臉看着美極了,但疫情下的這份成績卻不盡人意,而其對標的毛豆3一次就買了一萬多臺。

覺得國內新勢力,造車的問題真該好好醒醒了,動輒三十萬的價格到底配不配?你們賣之前做個調研問問消費者,且在此之前問問自己的技術實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