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港護士總工會呼籲:放下政見,歡迎內地同行馳援)

在亂港分子持續攪渾水,對於內地醫護馳援香港的議題高唱反調之際,香港護士總工會7月30日發出緊急呼籲書,認爲香港現在的抗疫資源短缺,希望全體醫護人員放下政見、同心抗疫,並持開放態度接納內地同行馳援。

500

香港護士總工會在緊急呼籲書表示,香港在應對第三波疫情上瀕臨失控,無論醫護人員、牀位、設施、病毒檢測等都面臨到嚴重不足的問題,醫護人員應該理解自身存在的價值是捍衛病人的生命健康,必須謹守專業操守“去政治化”,持建設性、正向、開放的態度對待內地同行可能馳援一事。

香港護士總工會還說,全體醫護應當以防疫抗疫的大局、社會的穩定和香港的前途爲最大考量,平等對待並感恩在對抗新冠病毒上有着豐富經驗的內地同行。

香港護士總工會希望,醫護人員能夠明白此次內地同行若馳援香港屬於是非常之舉措,絕對不是要同本地醫護“搶飯碗”,並且內地同行也會如馳援湖北武漢般,在香港疫情受控之時功成身退。香港護士總工會提到,醫護人員應該實事求是地看待內地同行直接參與臨牀工作,纔有利於抗疫工作的順利進行。

香港護士總工會援引前香港護士管理局成員黃河的建議稱,爲了解決兩地文化差異帶來的問題,可以有兩種方法:一是,尋求內地協助香港進行大規模病毒檢測;二是,只安排內地同行在方艙醫院工作,不與香港醫護混雜,只接受同爲內地醫護的垂直領導,使用內地的醫療制度等,如已證明有效的中醫藥治療,可予考慮。

緊急呼籲書的最後,香港護士總工會希望,香港與內地醫護人員能衷誠合作,使得香港的第三波疫情早日得到徹底控制。

500

據觀察者網早前報道,對於內地醫護馳援香港的議題,香港護士協會率先發聲反對,理由是“無法提供適合本地專業標準的護理服務”。

今年2月,香港護士協會也曾發表聲明,呼籲該組織中的3萬多名會員參與所謂的“工業行動”,從當月13日起務必按照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指示領取足夠的防護裝備,否則就罷工抗議。隨後,香港護士總工會發表聲明,希望香港護士協會能夠爲全港防疫大局着想,懸崖勒馬,立即撤回相關行動。

對於香港護士協會在防疫過程中的表現,香港護士總工會也多次指責,認爲香港護士協會的一些舉動純屬於添煩添亂,不利於香港上下的防疫工作展開。

500

回到內地醫護馳援香港的議題上,除了香港護士協會外,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在駁斥內地自媒體時發表聲明指稱,“內地醫療人員沒有香港認可的專業資格,因此不宜在香港進行相關工作”。

她甚至還自打嘴巴地表示,“香港人手足夠,不需要內地支援”。

但是在香港01新聞網7月21日刊載的一篇報道中,馬仲儀接受該媒體採訪時的說辭明明還是,“衛生署的同事,除了化驗所,醫生人手跌到了過去的10%,所以他們是不斷不斷地在加着班。”

此外,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在該組織7月23日召開的記者會也發表過諸如“內地醫護說普通話,寫簡體字,不便交流,來港會造成混亂”、“內地醫護無在港從醫資質”之類的言論。

500

據新華社報道,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30日下午介紹,截至30日零時,香港新增14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再創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高;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45例、輸入性病例4例;香港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151例。

香港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已連續第九天超過100例。

自本月5日香港第三波疫情爆發以來,全港新增1893例病例,佔到總病例數的60.08%。公立醫院早已不勝負荷,來自港媒的消息稱,有近200名的病人仍然在家等待安排入院治療。

這些數字和情況都足以說明香港疫情越來越嚴峻。

7月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共同舉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別視頻會議。國家衛健委黨組成員餘豔紅表示,中央政府將應香港特區政府抗擊疫情需求提供一切必要支持。

7月26日,香港中聯辦發言人表示,中央政府高度重視近期香港新冠肺炎疫情高發,高度關心香港同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將隨時應特區政府請求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香港中聯辦副主任何靖明在與香港部分人士會面時又透露,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建設“方艙醫院”和提高核酸檢測能力。

7月27日,港澳辦發言人表示,中央政府高度關心香港同胞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將應特區政府提出的請求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和幫助,特別是提高核酸檢測能力、加快建設臨時隔離及治療中心等,以協助儘快控制疫情。

7月30日,香港醫院管理局對外表示,在中央政府的協助下,位於香港大嶼山附近的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將於兩至三日內啓用,第一階段暫時提供500張左右的病牀,主要收治18歲至60歲、仍有一定自理能力的患者。

相關推薦
  • 黃之鋒等12人被裁定立法會選舉提名無效 香港特區政府:認同支持該決定
  • 港版“方艙醫院”8月1日啓用 首批預計提供500張牀位
  • 林鄭月娥:因疫情嚴重將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推遲一年
張雷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 作者:大陸男孩看臺灣 責任編輯:張雷_NB1601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