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後一個劊子手:砍了300個腦袋,老年想喫齋唸佛都不行

導語:我們大家在影視劇中看到過殺頭的場面,在某個十字街口,囚犯跪在地上,而後面站着一位劊子手,並且起刀落,將犯人的腦袋砍下去,這樣的場面對觀衆來說無疑是非常的,但是這還只是通過屏幕觀看,而對於劊子手來說,幾乎每天都要面臨這樣的場面。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歷史上最後一位手,據說他砍掉了300個腦袋,但是在晚年的時候,就算是喫齋唸佛也走不出心裏的陰影。

成爲儈子手的條件

其實要說到子手,這個行業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的,因爲如果在看的時候突然手抖,或者說沒有力氣,那麼這對於囚犯來講也是一種不負責任,所以說手的首要條件就是身體強壯,胳膊有力氣,這樣才能在動刀的時候乾淨利索。

並且去當儈子手的人,大部分都是生活所迫,家裏實在是窮的揭不開鍋了,纔會想到儈子手這條路。

因爲大部分的人覺得在家種田纔是最安穩的,畢竟劊子手要每天殺人,很多囚犯的親人都會將憤怒轉移到身上。

可是要成爲一名合格的儈子手,還要經過拜師學藝,因爲殺人也是要講理的,並不是看心情往犯人的腦袋上砍一刀,這裏面的門道也是有很多的,所以說稱爲劊子手之前也要向老師傅學習幾年沙頭的經驗,學成之後才能上沙場去當手。

最後一名

清朝末年的劊子手鄧海山是歷史上最後一位儈子手,所以他也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在他的回憶中講到入行之前要拜師學藝,並且在學的過程中也是非常艱辛的,首先就是要練力氣,每天師傅會安排他們砍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快刀斬亂麻。

砍瓜合格之後,還要學會砍焚香,橫着砍過去過去,上面的香掉下,下面的香紋絲不動,這樣才能跟着師傅去練習砍動物的腦袋,這個時候就是要面對活體,是非常能夠考驗一個人的膽量的,因爲砍完之後會出現大量的血,看到這些動物倒在血泊中,要做到眼不眨,心不亂。

良心不安的

不過劊子手也是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砍人不到100個,所以鄧海山也回憶說,師傅曾經告誡過他們,看到第99個人就要選擇退隱,可是鄧海山並沒有聽取師傅的話,反而在這個行業中成爲元老級的前輩。

據說他斬首的罪犯已經超過了300多個人,一直到清朝滅亡,他才被迫失業,可是失去工作的他,除了砍頭啥也不會。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全靠喫老本,而且在那個時候他花錢從來不知道節約,所以最後的他只能選擇出家當和尚。

可是當他來到寺廟的時候,方丈聽到他曾經斬首300多個人的事之後,便一口拒絕了他遁入空門的請求,並且還說到他的罪孽太重,可能連佛祖都無法度他,而此時的鄧海山,即便是每天喫齋唸佛,也難以排遣內心的痛苦。

結語:晚年的的鄧海山因爲殺人過多,遭到社會上的指責,而這個時候的他纔想起師傅的教誨,但是一切都爲時晚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