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紐約時報》員工想“自我審查”:專人評判敏感內容

(觀察者網訊)由於在反種族歧視抗議中發表參議員科頓呼籲“派兵”的文章,美國著名報紙《紐約時報》一度遭到各界“圍攻”,刊登此文的行爲也引起該報員工的不滿。

當地時間7月31日,代表《紐約時報》1200多名員工的工會發推稱,他們在7月已同公司管理層進行會面,提出了包括“自我審查”在內的一系列“保證多樣化和公平”的意見。

根據《紐約時報》工會公佈的備忘錄,這一“自我審查”機制要求在出版之前就對“敏感內容”進行評判。他們提出的方法則是在正式發佈前,派專人負責閱讀評判工作,且將按照翻譯的標準支付僱傭費用。

爲了在新聞標準制定中確保有“邊緣的聲音”,工會還要求在相關團隊中增加“有色人種”工作人員。

而其他要求則以“平等”和“多樣化”中心。他們要求員工的結構要能夠反映紐約市的人口結構,因此要在2025年前實現24%的員工爲黑人、50%的員工爲其他“有色人種”,並要求在招聘的每一階段都保證有50%的候選者是“有色人種”。

《紐約時報》工會還指出,公司不應對任何人有歧視,要爲“有色人種”提供培訓和導師項目,讓他們能更多擔任記者及編輯的職位,並提拔更多“有色人種”進入領導層。他們一併要求公司每年發表“員工多樣性數據”,顯示不同人羣的招聘、晉升等方面的信息。

此外,該工會提出了“新聞多樣化”的主張,需要來自各部門、各層次,來自不同背景和社區的人們的創造力和專業知識來“完成使命”,他們要吸收“不同的意見”,鼓勵“更廣泛和多樣化的故事來源”。

《紐約時報》尚未表態是否真的會按照這些要求,改變“敏感內容審查”或招聘等項目流程。該工會也表示,他們正在等待管理層的答覆。

6月3日,美國各地爆發反種族歧視抗議之際,《紐約時報》刊登了著名鷹派參議員湯姆·科頓的文章《派遣軍隊》。這篇文章以極爲強硬的措辭攻擊抗議者,主張“以壓倒性的武力驅散、拘留並最終阻止抗議者”。科頓還列舉1992年洛杉磯暴動等事例,力挺特朗普動用軍隊的說法。

這篇文章刊發後引發軒然大波,引來員工、讀者及其他報社的一致批評。負責刊發該文章的評論板塊編輯詹姆斯·班奈特(James Bennet)在4日的會議上承認,文章發表之前他自己並沒有讀過。事件最終以班奈特宣佈辭職收場。科頓的文章未被撤下,但其開頭加上了《紐約時報》的解釋聲明。

此番“自我審查”的主張被提出後,科頓立即就開始“嘲諷”。他發推稱:“《紐約時報》新的座右銘來了:所有新聞都適合出版且由高薪審查人員評估過敏感性。”

雖然《紐約時報》“反思”了6月初的失誤,大談“多樣化”,但7月他們在報道涉港新聞時倒仍忙着“作妖”。就在7月14日,《紐約時報》還發文妄稱香港國安法給其新聞業務帶來“不確定性”,並聲稱出於“對中國的警惕”將把部分香港辦公室遷到韓國首爾。

《紐約時報》一貫以高度扭曲、偏離事實的方式報道涉港新聞。去年美國非盈利組織“新聞報道公平與準確”(FAIR)就曾發文揭露,號稱客觀自由的《紐約時報》不成比例地用絕大部分篇幅報道香港“示威活動”,不留餘力地偏袒亂港分子,全然無視他們製造的暴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