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霸王別姬》、《青蛇》、《胭脂扣》的人,一定知道李碧華,因爲這些極爲經典的電影,都是出自她的筆下。

她也是香港最神祕的女作家,也是一個很另類的作家。

她的故事鬼魅奇思,文筆詭迷。

離奇的脫離現實像是夢一場,但是她卻能讓你體會到一種“不瘋魔不成活”的愛恨情仇。

這也恰恰是她的作品經常被改編成電影的原因。

而《餃子》就是其中非常具有這種色彩的作品之一,它共收錄了5個喫東西的女人的故事。

我們先用加簡潔明瞭的幾句話來大體瞭解這幾個故事。(這是5個略恐怖的故事)

潮州巷——喫滷水鵝的女人

母親用盡心思殺掉了變心還包養二房的父親,把他放在滷水中,日日熬煮,在女兒出嫁的時候送了一罐滷汁給她女兒,讓她好好守好丈夫的心。

鑰匙——喫燕窩糕的女人

喜歡喫燕窩糕的燕燕愛着保羅一輩子,利用房子裏的保險箱、手套、戒子等等一切辦法來套住保羅,但依然得不到,而在房子裏自盡。

投胎後因癡念成爲趙寶羅(現男主)的母親,從起名寶羅也可以看出燕燕(母親)的念念不忘。

燕燕愛着保羅,一輩子又一輩子。而趙寶羅依舊不愛燕燕,依舊愛着不愛自己的阿力。

燕燕愛而不得,寶羅也是愛而不得。

尋找蛋撻——喫蛋撻的女人

“我”是個念舊的人,在尋找另一半的過程中喫了一個個不合口味的蛋撻,也遇到了一個個不太合適的人。

在“我”以爲我終於遇到那個合適的人的時候,卻發現對方早已結婚生孩子,擁有了自己的家庭。

貓柳春眠水子地藏——喫眼睛的女人

男人花心出軌被發現,女子懷孕想要墮胎。

流產下來的那個小孩子兩寸長,眼睛還沒發育好。她去之前是想擺脫它,但是流產後卻成它的奴隸。

不想它被隨意丟棄或被衝進馬桶,女子強忍不適,就着牛奶吞下了。

餃子——喫嬰胎的女人

爲了喚回丈夫的愛情,李太找到了一個叫“梅姨”的人,喫她一碗“不一樣”的餃子,這樣就能永葆青春。

這餃子是具有美容養顏神效的“嬰胎”餃子,用僅有五個月還未出生的胎兒做成內餡的餃子。

其實啊,五六個月的最漂亮,要用水囊穿刺引下來,外面有一層奶油似的胎脂包着,紅是紅、白是白的,腦殼都長出來啦,小手小腳還會動呢!一百天以內的,才這麼點兒,到了七八個月或者是足月的,又不夠滑嫩。

李碧華在2006年1月30日《蘋果日報》“礦泉水”專欄的《矜貴的三日》一文中寫道:

“北京有朋友看過我一個鬼故事《鑰匙》(收在《喫眼睛的女人》),覺得不寒而慄,但她卻迷上了燕窩糕,每次來港都買一些。”

李碧華的故事裏面似乎存在着一種魔力,有的故事看似重口味,讓人很噁心,但是筆鋒刻薄,文字中絲毫感覺不到不適,反而能讓你魂牽夢繞,再也忘不掉。

熾烈的情感讓人窒息, 清冽詭異的言語讓人不寒而慄。

但就是這種反差卻讓我越看越上癮,怎麼也戒不掉。

5個故事中,我們能看出來,李碧華對於愛情是持有一種悲憫的態度。

不僅僅是《餃子》當中,從她的其他作品《胭脂扣》《生死橋》《潘金蓮的前世今生》等等都能看出些大概。

這裏面的女人,有的看似是得到了想要的東西。比如不會衰老的容顏,可是在我看來,卻只感覺到可悲。

在愛情裏,她喪失了自我,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別人。

把自己的生存以及人生建立在一個男人身上,是最不靠譜的投資,最具風險性的投資:

“愛情是女人的全部,卻只是男人的一部分。”

如果要用女人的全部去賭男人的一部分,後果本身也是擺在那裏的。

只是,道理永遠是道理,一旦放在現實生活裏,就難免演變成形形色色的暴力了。

故事中,最讓我記憶深刻也是最心痛的一個片段就是一位年紀僅僅只有15歲的女孩子去打胎,最後大出血而死。

本處在花季的少女命喪黃泉,5個月的嬰胎卻成爲了搶手貨。

正如梅姨對那個女孩子說的一樣:

做女人,要學會保護自己。

千萬不要在愛情裏面迷失自己,丟失掉自己的獨立性。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會成爲你生活的全部,任何東西都只能夠是你生活當中的一部分。

能陪你走到最後的,只有你自己。

只有你好好地愛自己,別人纔會愛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