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剧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从前几年的《宫锁心玉》开始,清宫剧就开始吸引了大批的粉丝。而许多人在看清宫剧的时候,会被清宫剧中的人物所吸引,引起共鸣。而这种和人物角色之间的共情,往往会导致看剧的人将剧中的人物事件当成了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老叔几天在这里,就和大家盘点一下《延禧攻略》中的四大虚构历史。

第一、

我们在剧中时常可以看见这样一幕,就是娴妃的母亲经常性地进入皇宫,但实际上,在真实地清朝历史中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清朝是有省亲制度的。

什么是省亲制度?就是说一般的妃子想要和父母见面,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一是父母快不行了,二就是自己怀孕了。所以说一般的妃子在进了皇宫以后基本上很难见到自己的父母,更别说天天进皇宫了。

第二、

在很多电视里侍卫都是负责着整个紫禁城的防卫工作,《延禧攻略》也是一样。但实际上,这些侍卫并不负责后宫中的防卫工作,这些工作都是由太监们负责的。说白了,就是偌大的一个后宫里,只能存在一个男人。

这些侍卫的身份其实很高,一般都是从满蒙的上三旗中选出来的,而如果其他的旗中有非常优秀的人也是可以被选入侍卫之中的,这些人被称为上三旗行走。

这些是为不仅文武双全,而且都是贵族,侍卫头领更是三品官。一旦被选入侍卫,就会被赐予黄马褂以及顶戴花翎,这些东西经常会被赏赐给立了功的大臣们,可见侍卫的地位有多高了吧。

第三、

有一句话叫做“满人不举姓”,意思是说你在称呼对方的时候叫对方的名字,而不称呼对方得姓,而且还规定用汉人名字的时候只能用两个字称呼,避免和满语名字混了。而像清宫剧中那些类似于“纳兰明珠”这种极具浪漫色彩的名字,是根本不会在满人身上出现的。

第四、

同样也是称呼问题,《延禧攻略》里汉人称臣,满人称奴才。而实际上在奴才这个称呼上,只分文武,不分满汉。在公事上,所有的文职人员一律都是要称臣的,私事可以称奴才。而武职人员一律统称奴才。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说到这里,大家如果还有什么补充欢迎在下方留言,老叔会认真查缺补漏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