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想想二月份的時候還在討論如今薅百元出頭的聯想口紅,時間也不過過了半年不到,45W、65W的氮化鎵就變得越來越普及,也從單口變到了現在的三口、四口甚至還有更多的。

手頭在用的其實有兩款,今天先來說其中的一款—— omthing 氮化鎵GaN充電器65W。

開箱

手機廠商最早使用氮化鎵的應該是OPPO吧,在OPPO Reno Ace上用上的。不過這一概念大火還得是小米,可小米10 Pro呢,儘管標配65W的充電器,但其最大功率也才50W。

這隨後,氮化鎵充電器就如同雨後春筍般開始出現了,是之前的原材料不能滿足這麼大功率麼?其實並不是,但大功率的充電器的體積也會相應的變大(你看之前的筆記本電腦,尤其是遊戲本的電源有多大應該就知道了),這樣對於有攜帶需求的人來講就造成了不便。而氮化鎵除了易散熱損耗小之外,最重要的在於能夠將充電器的體積做小。

omthing呢是萬魔聲學旗下品牌,接下來開始看產品。

這款充電器有白色粉色可選,因爲要自用還是選了白色,粉色等着以後送女朋友比較靠譜。

包裝採用了一次性易撕鏈的設計,有效地避免了二手的出現。

外觀

撕掉之後,充電器很好地被卡在凹槽之中,下面則附送了一根C-C快充線。

omthing 65W氮化鎵超級PD充電器的三圍是62*28(最寬處)*54mm,實測不含線的重量僅爲117g。底部插腳部分採用了摺疊設計,有助於更好地收納和攜帶。略微凸起的插腳也能更方便使用。

充電頭的底部給出了所有基本參數(包裝盒外其實也有)。我們呢光來看看輸出的參數就好了。

輸入參數:AC 100-240V~50/60Hz,1.5A Max

USB-C1輸出:3.3-11V 3A、5V 3A、9V 3A、12V 3A、15V 3A、20V 3.25A Max

USB-C2輸出:3.3V-11V 2.7A、5V 3A、9V 3A、12V 2.5A、15V 2A、20V 1.5A Max

USB-A輸出:4.5V 5A、5V 3A、9V 2A、12V 1.5A

C1+C2輸出:45W+18W(63W)

C1+USB-A輸出:45W+18W(63W)

C2+USB-A輸出:5V 3A(15W)

C1+C2+Sub-A輸出:45W+15W(60W)Max

換句話說,支持的快充協議有FCP/QC3.0/PD3.0/AFC/PPS。

充電口有三個,上到下分別是USB-A,Type-C 2口,Type-C 1口,最下方則有omthing的品牌Logo。

附送的C-C快充線,線材質量不錯。

使用

雖然充電器的體積是變小了,不過把它插到插排上才發現一個問題——會佔用對向的插口......

儘管現在一個充電器能抵3個用了,但是能不佔着插排的其他口自然是最好,希望之後的產品能夠改進吧。倒是面對牆插的時候,充電器很穩固,即便三個口占滿也不會掉下來。

工作之後很久不用筆記本了,所以能參與測試的就剩下手頭的手機了。

三星Note9沒有25W快充更沒有45W,最大隻能熄屏18W,omthing成功激活,手機端也顯示了快速充電。

至於iPhone/iPad,其實原裝的5V1A很早就不用了,很早就換上了PD。

手頭的OPPO Reno Ace,儘管自身是支持65W快充的,但協議並不兼容好在還是支持PD的,說起來那個閃充小餅乾不錯。

總結

氮化鎵的出現,讓大功率充電器的體積能夠變小,這樣才能不斷適應便攜和大功率的需要,而大多數的充電器都以黑白兩色爲主,選擇omthing,還是因爲它有更適合女孩子的粉色。

白色自用就好,然後給女朋友買個粉色,不是正好還能當個小禮物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