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現在世界上的卓越企業,我們大概可以把他們分爲三種,其一是家族傳承型企業,這些企業往往有100年以上的歷史,企業的領袖始終是家族後代,其管理層結構由家族後代與從外界選拔的優秀精英人員共同組成。其二是國家企業,一般這類企業往往是由國家政府牽頭創立的,其背後有着很強大的政治背景,所以發展得很迅速,可以得到很多政策優惠。

其三是時代潮流型企業。這種企業往往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而發展起來的,就比如說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這樣的企業,這些企業順應了時代的發展,積極擁抱了社會的互聯網化這一重大社會科技革命,於是這些企業最終都站上了潮頭。

向一家有200年曆史的企業學習

不過,做企業遠沒有我們所想的那樣簡單。在過去的四十年裏,我們國家先後出現了太多的企業,這些企業有很多在當時都是一鳴驚人的,但最後還是被時代所拋棄了。就比如說波導手機,金立手機等等。所以說,把企業做好並不容易,而想把企業做得長遠可以超過百年更是難上加難。

關於如何把企業做久,我們不妨可以向英國的一家公司來取取經。這家公司就是一家非常典型的家族公司,如今已傳承超過兩百年,更有在中國經商153年的歷史。這家公司就是英國的施懷雅家族所創建的施懷雅父子公司。

如今施懷雅家族公司已經傳承超過6代了,在這百年的滄桑鉅變當中,施懷雅家族公司不僅沒有衰敗,反而越來越穩固,而且企業每年都在健康地向前發展當中。那麼施懷雅家族經商的祕訣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只有八個字“長遠規劃,務實發展”。

穩健的作風是關鍵

我們簡單地舉一個例子,做一個對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施懷雅家族的經商理念。在40年前的80年代香港,當時在港有四大洋行,分別是怡和,會德豐,和記還有太古洋行。其中,太古洋行就是由施懷雅家族所創辦的。這四大洋行在經過了幾十年的變遷之後,如今只剩下了太古洋行,其原因就和這些洋行不同風格的工作作風有關係。

怡和洋行的工作作風很張揚,而會德豐內部管理層權力內鬥則很厲害,和記就比較積極努力,而只有太古洋行作風低調務實。所以,由此可見施懷雅家族經商始終追求的就是一個字,那就是“穩”,不穩不爲,不穩不做這八個字可以基本概括施懷雅家族的經商風格了。

再有就是施懷雅家族不管做任何投資,始終堅持以長期發展爲導向。就比如說,施懷雅家族曾在香港所做的太古地產,經營思路就和其他人很不一樣。太古地產所造的樓盤是始終堅持只租不賣的,這樣的話,這些樓盤就始終由太古地產統一管理,他們會把收上來的租金拿來不斷地再投資到樓盤當中,再以改善基礎設施和增加物業服務的質量。

只做長期投資

所以太古地產所做的所有地產項目,雖經歷了三十年,卻不斷地增值,每年可以賺走幾百億。再有,施懷雅家族還曾在我國廣州投資了一個名爲“太古匯”的地產項目,這個地產項目他們整整做了十年才完工,而與之相比,現在國內多數地產項目的完工週期差不多還不到兩年。

因此,總的來說施懷雅家族的公司之所以能夠歷經百年而不衰,其實這得益於他們的商業思想,那就是他們始終堅持不賺短期利潤,而關注該利潤的長期發展。施懷雅家族不管做任何投資,他們從來不盲從,不去投資他們不擅長經營的領域,而是堅持穩健的投資作風。

正因爲如此施懷雅家族公司纔像一艘萬噸巨輪一樣,不管經歷多少的歷史風浪,依然在商海上穩步前行着。

【注:本文圖片均來源於互聯網,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部分圖片與本次事件無關,只爲方便讀者理解,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