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國產劇,不看到播出過半,簡直不敢下筆評論。

因爲前後打臉、虎頭蛇尾、或者真香定律的情況實在太多,觀衆隨時要擔心前面是坑還是餅。

六月最火的劇是《隱祕的角落》,12集的篇幅也很清流。

七月也有兩部很火的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但篇幅又都是40多集的噸位了。集數一多,可看性就容易有變數。

兩部劇同一家出品方領投,幾乎同一檔期播出,分別依託不同的但都爲巨頭的臺網平臺,這個營銷操作很有新意,一定程度兩部劇可以互爲參照、互抬話題。

而更有新意的是,兩部劇竟然還有交集。在《三十而已》的第9集,該劇的三位女主人公和《二十不惑》的四位女主人公同框了,而且還有對話,並趁機來了一發代際觀念碰撞。

當然,其實這段劇情有點迷,畢竟一部是上海故事一部是深圳故事,上海三人爲了散心,打個飛的去深圳的華南財經大學旁聽人家的畢業答辯,然後在操場抒發一下對年齡的理解和感慨,然後就又飛回上海了……有點罔顧現實強行相遇內味兒。

國產劇,尤其國產都市劇深陷懸浮之弊,這兩部劇的編劇,看起來都是很努力想緊扣現實。

首先女性主義就是當下最大的現實,所以兩部劇都是女性爲主角,而且是女性羣像。

其次時間背景都是2018年,又都是大都市的故事,所以時代元素要鮮明,風投啊、創業啊、App啊、網紅啊。

再次劇情爆點都是對應微博熱搜喜好,人設是很精準對標熱點類型。例如《三十而已》的男性角色被網友總結爲陳養魚、許放炮、梁有財、鍾暖男;

情節發展引發的話題討論也正中社會痛點,例如“戀愛前要不要做背景調查”、“婚姻是不是避風港”、“虐妻一時爽,追妻火葬場”等等。

有一點蠻想吐槽的,這兩部劇都有一個招數,那就是每到重要情節,當事主角總會來一段內心獨白,做中心思想的宣示。

這種做法大抵是寄望臺詞金句在社交網絡傳播帶火劇情從而提升劇的熱度,但對於有一定層次的觀衆來說,這是偷懶做法。

如果說很多爛劇的編劇是把觀衆當傻子胡編亂造,那麼看起來品相不錯的劇的編劇也依然是不相信觀衆,生怕觀衆get不到劇情要義,但其實只要劇作細節紮實、演員不出戲,觀衆憑自身能力是能領會到的。

《三十而已》目前劇情過半,三位女主人公一個離婚後談起了姐弟戀、一個被渣男騙感情傷得很深返回老家、一個丈夫被年輕綠茶成功撬了牆角,女性可能遇到的婚戀狀態都想涵蓋。

《二十不惑》播完一半多,四個大四畢業班的女生,談的戀愛是清純柏拉圖,22歲了,要牽個手接個吻還害羞得不行;找的工作是看起來虐但實則有貴人,不僅有帥老闆去你老家和你曖昧,還有閨蜜的帥弟弟狂追你。

就個人觀感而言,這兩部劇雖然都走現實主義題材,但其實共鳴不比違和多。

第一,國產都市劇裏果然沒有窮人,即使人設說你是窮人是月光族,但看拍攝出來的家庭居住環境、衣着打扮,其實條件已經比一般人高出不少了,可能就是所謂“精緻窮”?

第二,主角光環依然耀眼,顧佳廳堂廚房全hold住,勇闖太太圈左右逢源而後又傲然出離,顧佳退圈後幾個太太則像約好了似的紛紛倒黴垮臺,而且根據劇透,後續顧佳離婚後丈夫則破產了她自己的茶葉生意則爆了,整個過程是不是很爽文風格。但童瑤在採訪中有透露,顧佳最後病死了,看來爽完後還有虐的。

第三,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玩個梗,變成“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在電影圈,如果片名玩諧音梗,或者生造詞,意味着十有八九是爛片。這兩部劇用片名來顛覆人們慣有認知,引發觀衆好奇,招數還是有效的,目前來看也不至於歸於爛劇,但一定程度也是靠同儕對比。而且編劇們依然在販賣焦慮,姑且不說二十歲時能不能做到不惑,即使能做到,二十不惑會有趣嗎,宮二不是說過嗎“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現在時代不同了,尤其在北上廣深,不管男女三十歲仍未婚是很稀鬆平常的事,而且房價和生活成本高企,不管男女三十歲仍買不起房也是很稀鬆平常的事,而《三十而已》中女主人公們剛到三十歲,不管是中產還是土著或是上漂,就成爲別人口中的“老女人”了,在被時間追逐、在爲歸宿焦慮,感覺這種狀態已經越來越不是現實中的主流了。

反觀現實,二十多歲的還是“少年”,四十多歲的女藝人還是“姐姐”,四十多歲的男藝人還能演古偶劇男主,年齡降維、觀念轉變,藝人們的青春期被延長了。

而藝人是給觀衆造夢的,觀衆會有代入感或者投射心理,也希望自己像電視機裏的人一樣。

如果二十能夠不惑、三十隻是而已,那麼四十呢?或許沒那麼多玩梗、沒那麼多彎彎繞繞,就是“一定要活下去”。

這個金句來自近期出資源的韓國電影《#活着》。

這是部喪屍片,因爲韓影已有口碑光環,加之有劉亞仁、樸信惠的男女主頂級陣容,面市前期待值極高。

90多分鐘的影片,樸信惠30多分鐘後纔出現,劉亞仁是絕對戲眼。

劇情主要就發生在一個公寓小區,設定韓國也只有5萬餘人感染(這次新冠肺炎韓國都有逾1.4萬病例),看起來製片規模和場面有點小。

劉亞仁飾演的吳俊宇是個宅男,一覺醒來喪屍病毒爆發,家人外出,餘他獨自在家避難。

家人發來短信說“一定要活下去”,這也成爲吳俊宇的生存信念。

其實這種居家隔離求生存的場面,對今年經歷疫情的人們,還蠻有代入感的。

可是該片bug太多,主角光環又過甚,即使前期劉亞仁演技到位地演繹出了吳俊宇宅家的狀態層次,從恐慌到自救到放飛自我到絕望。

但自樸信惠突然從小白花化身能力女戰士高空速降殺喪屍開始一路垮臺,最後玩不下去了,就祭出天降神兵(軍方直升機)解決男女主的金手指大法。

普通人到了四十歲,是沒有金手指buff的,既不是運動吧少年了,也不是乘風破浪的姐姐;既難做元氣滿滿的哥哥,也難做披荊斬棘的哥哥,所謂嚮往的生活,也就只剩用力活下去了。

四十的狀態就像《#活着》,在韓國是連續三週的票房冠軍,但豆瓣評分不及格。

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花開兩朵,你只能靠一頭。

相關文章